第十三章 保皇会与港澳(第35/40页)
[83] 据1900年11月26日康有为致邱菽园书,“井统五军,治事甚密,前得一营,既泄,而不能内举,泄后又不能不待军备”(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30—331页)。井上,梁炳光。如果此说并非托词,则康有为等人函中所谓“刚事”,当为梁炳光运动清军内举。
[84] 1900年6月27日《思庄致徐勤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96页。6月20日思庄致徐勤书称:“至前函所言,乃长者特为井上事,怒气如山,以长者令井上办一事,而井上生死任之,至为难得。乃归港后闲居月余,公等不惟无以应之,而来函并不将此事原委详陈长者,长者欲为布置,不知澳中存款若干,无从遥断。”(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93页)。
[85] 1900年7月《致徐勤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47页。
[86] 1900年6月27日《致徐勤书(一)》,《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32—133页。
[87] 1900年6月5日《致徐勤等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01页。
[88] 1900年6月17日《任公与港澳同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40页。
[89] 1900年3月13日《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0页。
[90] 1900年3月28日《复诚忠雅三君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8页。诚应为,沈荩字克。
[91]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1页。关于在日本购械事,参见1900年6月21日梁启超致柏原文太郎函,东亚同文会编:《续对支回顾录》下册,第657页。
[92] 1900年6月5日《致徐勤等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00—101页。
[93] 1900年3月30日《复译署》,《李鸿章全集》三,第900页。
[94]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8页。
[95] 1900年6月《致徐勤等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27页。
[96] 1900年6月20日前《致徐勤等书(五)》,《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11页。
[97] 《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40页。十八,李鸿章。
[98]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25—126页。
[99] 1900年7月《致办事诸子书(一)》,《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51页。
[100] 1900年6月《致唐才常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43页。
[101] 《与同薇书》,上海市文物各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82页。
[102] 1902年6月3日《致罗璪云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60页。1900年8月12日《与同薇书》:“港督书收,杨荣者必容闳之音讹也。”(《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79页)
[103] 1900年4月22日《与同薇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67页。
[104] 1900年5月3日《上母亲书(附与同薇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68页。
[105] 1900年8月后《与同薇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82页。
[106] 1900年10月5日《与同薇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86页。
[107] 1900年4月29日《与南海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3页。
[108] 1900年8月11日《与同薇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77—178页。
[109] 容应萸:《孙中山与香港基督徒》,《中山大学学报论丛:孙中山研究论文集(12)》,1995年5月。
[110] 冯自由:《区凤墀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12页。
[111] 1900年8月11日《与同薇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78页。
[112] 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149页。
[113] 冯自由:《邓荫南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43页。
[114]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3页。
[115] 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163页。
[116] 冯自由:《余育之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45页。
[117] 1900年11月初《上前摄澳督葡主教嘉若瑟君书》,虞和平编:《经元善集》,第338—339页。
[118]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