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昏庸二帝(第13/17页)
牛僧孺终于远离了朝廷这块是非之地,但李逢吉却在朝廷中依旧风生水起。事实上,正像牛僧孺所预料的那样,没过多久李逢吉便遇到生命中的克星而最终被罢相。
这个人就是已经很久没有登场亮相的裴度。
裴度是宪宗李纯的绝对宠臣,督军平定淮西立下大功。可是穆宗李恒时期受到李逢吉的排挤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对于中央朝廷来讲,裴度算是被处之闲地不用。
早在长庆四年(824年)六月的时候,成德节度使王廷凑趁山南东道节度使病死襄阳之机,竟将其留在深州的家人全部杀死。皇帝李湛闻此噩耗感伤很久,认为这都是自己没任命好宰相的结果,才致使王廷凑如此残暴。翰林学士韦处厚趁机向李湛上疏,请求召回裴度加以重用。
韦处厚在上疏的时候,担心李湛会认为因自己是裴度的同党,而对李逢吉不满所以加以推荐,特意在奏疏上说明自己曾经遭到过裴度的贬黜,之所以推荐裴度,完全是为了国家和朝廷着想。
李湛看完韦处厚的奏疏后,内心有意召回裴度,恰在此时裴度得知李湛即位后整日嬉戏无度后,特意从山南西道自己的治所兴元(今陕西汉中)传回奏疏请求入京觐见。李湛一直以为裴度始终带有“同平章事”的头衔,可是他在裴度奏疏的落款上没有看到“同平章事”的字样,觉得很奇怪,便找来韦处厚询问原因。
当李湛从韦处厚的口中得知裴度早在李恒在位时,便因为李逢吉的排挤而被罢免同平章事,外贬山南西道的时候,李湛从内心生起一股无名之火。
“又是这个李逢吉在作怪!他怎么能这样呢?传朕诏令,重新加封裴度为同平章事!”
虽然李湛重新加封裴度有和李逢吉作对的缘故,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欣赏裴度的才华,但不论怎样,对于裴度来讲,终于再次迎来了政治生命的春天。
李逢吉听说裴度请求觐见,又见李湛似乎对裴度十分嘉许,心中开始有些害怕,为了阻止裴度入京,他和党羽们日夜谋划。而恰在此时,有人告发袁王李绅(顺宗李诵之子)的长史武昭意欲行刺李逢吉。
当李逢吉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这个武昭有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裴度的老部下。
作为裴度亲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武昭曾经跟随裴度征讨淮西、平卢立下大功,裴度多次上表推荐,所以武昭被任命为石州刺史。可是刚刚上任没多久,裴度就被李逢吉排挤出朝廷,武昭也因此而被罢官,无奈之下只好客居京城,后来被袁王李绅聘为长史。
武昭被罢官又久久得不到职位,心中对李逢吉十分不满。当时武昭和水部郎中李仍书是好友,二人常在一起喝酒。李仍书是先前不久的宰相班子成员李程的族人,李程此前不久也遭到李逢吉的排挤,因此李仍书对其也是恨之入骨。
事实上,当时传出武昭想要行刺李逢吉的消息是源于武昭和李仍书的一次席间对话。两个人喝酒聊天本是常事,但在席间提到李逢吉时,两个人越说越激动,尤其是武昭当即决定诛杀李逢吉,然后愤然离去。当时李仍书的头脑还算是清醒,他担心武昭真的做出出格的事情,连忙去拉武昭想要阻止他离开,可是武昭力气实在太大,最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武昭离去。
武昭行至途中,遇到金吾兵曹茅汇,茅汇素来与李程关系亲密,于是武昭便将想要诛杀李逢吉的想法告诉了茅汇。当时武昭浑身酒气,茅汇见状,担心被旁人听到,立即捂住武昭的嘴,将其扶回家中。
可是让武昭和茅汇两个人全都想不到的是,他们两个人的对话还是被人听到,这个人是时任卫尉卿刘遵古的随从安再荣。他知道刘遵古一直想找机会巴结李逢吉,于是就将自己听到的全部告诉了刘遵古。刘遵古大喜过望,立即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逢吉。
在李逢吉看来,这是阻止裴度入朝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逢吉当即命令安再荣向朝廷告发此事。于是法司将武昭和茅汇下狱,李逢吉指使侄子李仲言威胁茅汇,告诉他只要供出武昭和李程合谋行刺李逢吉便能活命,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李逢吉显然低估了茅汇的意志,当时茅汇面对李仲言的威胁,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在法司提审他时,将李仲言威胁自己的事情全部抖出。虽然最终武昭因为意欲行刺当朝宰相被乱棍打死,而茅汇也落得被流放道州的下场,却也将李仲言拉下了水,被流放至象州。
李逢吉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裴度入朝,而且这件事使得他在皇帝李湛那里的印象再次打了折扣。宝历元年(825年)十二月,李湛下诏让裴度立即进京,重新恢复他的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