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秩序(第8/10页)
慕容夸吕当时就慌了,请求投降。当然了,慌过没多久,故态复萌,又和北齐帝国互派使节去了……
西魏对这情况当然是恨得牙痒痒,就想给吐谷浑点颜色看看。机会来了,西魏凉州刺史史宁侦察到了吐谷浑使者(出使北齐的)回来的日期,预先在半道设伏,然后在赤泉的突击中,生擒吐谷浑大臣乞伏触连。
公元556年,突厥的木杵可汗跟西魏借道凉州,袭击吐谷浑,而史宁也随之出征。结果在史宁的策划下,此次出征大获全胜。
当然,慕容夸吕咽不下这口气,公元557年,发动了对北周的报复性袭击。当然了,一切在渭州刺史于翼(于谨次子)的预料内,此次出击,吐谷浑也没抢到啥东西,最后也就撤退了。
公元576年,宇文邕派太子宇文赟出征吐谷浑,当然了,大权还是掌握在随行的王轨和宇文孝伯手里。此次出征,北周再次获胜,北周军队杀到了吐谷浑汗国的首都扶俟城(青海省都兰县),随即班师。
然后呢,时间就到了隋朝了,公元581年,隋文帝登上了皇位。
对于这个新建的帝国,吐谷浑一开始的态度——不服。不服之后,吐谷浑当然就不免要跟隋帝国较量一二。
公元581年八月,吐谷浑进攻凉州。隋文帝当然不示弱,派大将元谐率数万人迎战。
这是吐谷浑跟隋朝的第一战,杨坚自然是希望能拿个满堂彩,此后,也便能在双边关系中占据绝对主动。这一切,就要看元谐的了。
然后,元谐完成了任务,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杨坚拿到了一个超级头彩。先是在丰利山(青海湖东),元谐大破吐谷浑军,而后在青海湖,在跟吐谷浑太子慕容可博汗主力的决战中,元谐再度取得决定性胜利。此战中,元谐击斩及俘虏吐谷浑士卒,数以万计。
显然,这是一次堪称摧毁性的胜利。此战之后,吐谷浑全国人心惶惶,部众离心,王爵侯爵数十人,均率领自己的部众投降了元谐。至于慕容夸吕,此公除了学习历代前辈,率领部众西遁,也就再没别的招了。
按说这么一场战事结束后,慕容夸吕怎么也该学乖了,但是,此公偏是不认输,公元583年,吐谷浑居然再度出击,攻击隋朝临洮(甘肃省临潭县)。这次偷袭成效显著,临洮刺史皮子信阵亡。最后,隋帝国还是靠老将梁远把吐谷浑击退了。其后,吐谷浑还试图攻击廓州,结果被早有防备的隋军击退。
当然,隋军也不能任由吐谷浑蹬鼻子上脸,吃了一亏后,势必要找回场子。该年六月,梁远帮隋帝国找回了场子,在尔汗山击败了吐谷浑。
公元584年,由于吐谷浑迟迟不肯屈服,而且隔三差五便来袭扰边境,隋军决定主动出击,给吐谷浑一个下马威。该年四月,隋朝大将贺娄子干征调部队,进攻吐谷浑,此次斩杀男女一万,二十天后,方才班师。
即便如此,隋朝跟吐谷浑的关系仍然难以稳定,杨坚对此感到极为忧虑,曾经,他试图改变边境民众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营建城池,种植农地。然而,贺娄子干上疏表达了异议,认为边境常年战乱,无法推行农耕,即便硬要如此,也可能徒费精力。还不如彻底取消边远地区的农垦区,让他们畜牧为生,军事上以烽火为号,就无需担心吐谷浑对民众的侵扰了。
杨坚采纳了建议,并将贺娄子干任命为榆关总管。
往后的几年,吐谷浑跟隋朝的关系,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戏剧性的来源,自然是出现在慕容夸吕身上。
慕容夸吕大概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国王,据说,他活了一百岁,在位五十二年(从公元540年到公元591年),当隋朝建立时,这位老爷子已经八九十岁了。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子,甭管身体多硬朗,脑袋瓜势必是不甚灵光了,但是呢,他又不肯交权,不愿安度晚年,于是,麻烦就来了。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老爷子跟他的儿子们杠上了。老头子总是担心,他的这些个儿子等太久会不会等的不耐烦,会不会对他不利,所以,性情喜怒无常,对太子更是苛刻无比,一辈子废了好几个太子,有些个倒霉的,甚至还被他诛杀。于是,吐谷浑汗国的王子们人心惶惶,本来最热门的太子之位,如今居然成了烫手山芋,谁都不想干。
谁都不想干,也得有人干,太子的位子最后还是着落在了某王子(名字未知)头上。这位王子担惊受怕,害怕重蹈哥哥们的覆辙,于是,便想把这个老而不死的老爹给办掉,彻底扫清祸患。但是呢,情况明摆着,慕容夸吕在位四十多年,政治根基稳固,他能随随便便废了那么多太子,也不是没道理的,所以,很显然,这位王子力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