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下定决心(第8/14页)

“谢谢你,瑞安博士。以后我再也不问了,只不过是觉得自己必须知道真相。”

“别客气。”他其实很惊讶,卡罗尔居然等了那么久之后才开口。

安装在舱壁上的扩音器嘎嘎啦啦地响起来。“指挥室,声纳室报告。我的位置在047,搜索到一种有规律的噪音,把这一接触目标定名为S5。目前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一旦发现新情况将立即汇报。”

“好极了。”里克斯艇长转过身,走向海图桌。“跟踪组,开始进行热机械分析。”这名艇长环顾了一下指挥室内的仪表,仪表上显示舰艇的航速是七节,深度达四百英尺,航向为303。目标在右舷尾部方向。

负责追踪组的海军少尉马上在攻击中心右舷后方角落的一台惠普迷你计算机上查询起来。“对了,”他报告说,“声波踪迹有点偏角……稍微有些不稳定……现在开始计算。”计算机用两秒钟时间就得出了结论。“好了,算出距离数据了……这是一个声波会聚区,如果它在一号会聚区,那么距离在三万五千到四万五千码之间,如果位于二号会聚区,距离就是五万五千到六万一千码之间。”

“用它计算简直太轻松了,”副艇长向艇长报告。

“不错,是这样,副艇长,关掉计算机,”里克斯下令道。

美国“缅因”号潜艇的“金队”执行长官沃里·克拉格特少校返回到机器旁边关掉了计算机。“我们的惠普计算机出了点毛病……修理起来恐怕得用上好几小时,”他宣称道。“真遗憾。”

“那可得多谢你了,”肯·肖少尉悄声对弯着腰坐在自己身边的航信士官讲。

“镇定一点,肖先生,”这位下级军官低声答道。“我们会料理好的。毕竟一时还用不着它,长官。”

“攻击中心里我们得保持肃静!”里克斯艇长说。

这艘潜艇向自己的西北方向偏转后继续行进,在行进过程中,声纳人员不断把信息传送到攻击中心。十分钟后,追踪组的人员已做出了判断。

“艇长,”肖少尉报告说。“据估测S5接触目标位于一号会聚区,距我方大约在三万九千码,航向大致是向南,速度在八到十节之间。”

“你能不能再了解得更详细一点,”艇长尖锐地断言。

“指挥室,这里是声纳室,S5似乎是一艘‘鲨鱼’级的苏联快速攻击潜艇,其身份被初步确认为鲨鱼六型‘卢宁海军上将’号。请稍候”——声音停顿了一会儿——“S5目标方位有可能改变,可能正在做回转。指挥室,我们可以肯定它的方位正在改变中。现在我艇正对准S5的侧舷,可以确定是对准了目标的侧舷方位。”

“艇长,”副艇长说,“对方的拖曳阵列声纳效果能够达到极致。”

“没错。声纳室,我是指挥室,立即进行噪音自检。”

“声纳室明白,请稍等,长官。”又过了几秒钟。“指挥室,我方确实发出了某种噪音……不确定是什么,‘咔嗒’的声音,或许是后舱压舱罐里有什么东西发出了声音。以前没有过,先生。确认是在后舱……确认为金属物体。”

“指挥室,我是操纵室,这儿有个古怪的东西。我能听到后舱方向传来什么声音,也许是在压舱罐里发出的声音。”

“艇长,”肖少尉接下来说。“S5接触目标现在正向反方向航行。目标航向为东南方向,大约在130方位。”

“也许对方可以听到我们的噪音,”里克斯咆哮起来。“我们的舰艇上浮穿过目前的水温层。上浮至水面以下一百英尺。”

“深度一百英尺,是。”下潜军官马上做出了回应。“舵手,把导流翼上倾五度角。”

“把导流翼上倾五度角,是。长官,导流翼现在上倾五度角,向水深一百英尺位置上浮。”

“指挥室,我是操纵室,‘咔嗒’声已消失。艇身向上仰起时,声音就停止了。”

听完,副艇长向艇长咕哝了一声。“真见鬼,这是怎么回事……?”

“兴许是造船厂有个蠢驴把工具箱留在压舱罐里了。这种情况我有个朋友也曾遇到一次。”里克斯现在当真是怒发冲冠了,但是如果你注定要碰上这种意外,它就总能找着机会落在你头上。“上浮到这层水温层之后,我要改而向北航行并且彻底整理航行数据。”

“长官,要是我就再等等。声波会聚区在哪里我们很清楚。就由它离开声波会聚区,等到对方听不到我们的声音时,我们就可以做战术调整了。在我们开始捉弄对方之前,就让它以为已经盯牢我们好了。对方很可能没想到其实我们已经注意它了。如果现在急剧调整战术动作,就等于拍着手招呼对方呢。”

里克斯考虑了一下说:“不必,后舱的杂音已经消失,有可能我们早已摆脱了对方的监视,而当我们浮到冷水层上面时,海水表层的杂音就能把我们的声音掩盖起来,这样就可以做战术调整了。对方的声纳仪不可能那么精密。它甚至未必知道我们的身份,只是在嗅着我们的气息。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距离就又可以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