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元首死了”(第5/11页)

他宣称,他之所以留在柏林,“是为了在我认为元首与总理的职位再不能维持下去的时刻,可以自愿以身殉国”,他将“满心欢喜”地死去。但是,他已命令他的军事指挥官们“继续参加祖国的战斗”。任何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投降,都是不可能的。他号召指挥官们“要树立恪尽职守、死而后已的光辉榜样”。

他解除了希姆莱和戈林的一切职务,原因是他们“瞒着我,违背我的意志,秘密与敌人进行谈判,并非法地企图夺取国家控制权”。

至于他自己的继承人——国家元首以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这两个职位——希特勒指定了海军元帅邓尼茨。戈培尔任总理,鲍曼任党务部长,舍尔纳任陆军最高统帅;希特勒说,前两人曾要求和他一起死,但是他命令他们,“要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感情之上”,保留自己的生命。

遗嘱的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对犹太人的攻击。“最重要的是,我命令我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地支持种族法,毫不手软地打击毒害各民族的国际犹太人。”一直到死,他都坚持自己的执念。

荣格夫人在遗嘱上注明日期:1945年4月29日凌晨四点。希特勒在底下草草签上了名字,戈培尔、鲍曼、布格道夫和克雷布斯作为证人也签了字。

接着,希特勒又口述了他的私人遗嘱。他把他的财产留给党,“或者,如果党不存在了,就留给国家”,并指定“我最忠诚的党内同志,马丁·鲍曼”作为遗嘱执行人。“他可以把所有值得作为私人纪念品的东西交给我的亲属,或用于维持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这尤其适用于我夫人的母亲,以及我所熟知的忠诚的男女同事们——特别是我以前的秘书们,温特夫人以及其他所有人,他们多年来的工作给了我很大帮助。”

“我的夫人和我选择了死亡,以此逃离被打倒或者被迫投降的耻辱。我们希望将我们的遗体,在我为人民服务十二年来从事大部分日常工作的地方立即火化。”

这些消沉的准备工作终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当元首告诉戈培尔,要他和他的家人离开地下掩体时,戈培尔认为这是一种蔑视而非优待。柏林的捍卫者怎么能离开·戈培尔叫道。希特勒坚持如此,因此争执变得非常激烈,以至希特勒终于说道:“连我最忠实的信徒也要不服从我了!”说完,他就去睡了。

戈培尔含着泪水回到了他的卧室。他没有沮丧,也开始写自己的遗言,题为《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

元首命令我,如果守卫帝国首都的防线崩溃,就离开柏林,到他所任命的政府去担任一名领导。

有生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必须坚决拒绝服从元首的命令。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与我一起拒绝。在元首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抛弃他,不仅为人性和忠贞所不容,而且也将导致我在余生之中,被世人看作一个可耻的叛徒和下贱的无赖。同时,我还会失去我的尊严,以及同胞对我的尊重,而日后再造德意志民族和德国未来的一切尝试中,都将需要这一尊重。

在这场战争中最为危急的这些日子里,在纠缠着元首的叛变的梦魇中,至少还有一人会无条件地陪他到死;即使这与元首在政治遗嘱中正式下达给我的,而且从实质上来说也是完全有道理的命令背道而驰。

因此,我相信我正在为德国人民的前途做着最大的贡献。在今后的艰苦岁月里,榜样将比人类更为重要。总能找到把祖国领向自由之路的人;但是,如果不是从清晰醒目的榜样的基础上开始的话,重建我们民族的生活将毫无可能。

基于这一理由,我和我的妻子一起,并代表我们的儿女(他们太小了,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足够成熟,必会毫无保留地同意我们的决定)表达我们无法改变的决心:即使帝国首都沦陷,我们也不会离开,我们要在元首身边结束我们的生命。因为,如果不能生活在元首身边并为他服务,生命对于我个人来说将再也没有价值。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从柏林城中一片燃烧着的废墟上空掠过。下面的尸臭让联队长约翰尼·约翰逊想起了诺曼底战役中的法莱斯。(3)他可以看见俄国坦克正滚滚驶入城中。突然,一大队“雅克”式歼击机出现了。他担心会导致混战,连忙呼叫道:“好!小伙子们,保持队形。不要乱动!”

一百多架“雅克”开始慢慢转到“喷火”式战斗机背后。约翰逊命令他的机队向右拐,绕过俄国人。这时,他的僚机驾驶员警告说,他们头顶上有更多的俄国人,约翰逊答道:“密集飞行。保持队形!”

两个机群怀疑地互相包围了。约翰逊冒险靠近对方,然后朝俄国队长摆动机翼,但是对方没有回应。突然,俄国人掉转机头,散乱地向东面飞了回去。纪律散漫的机群忽升忽降,疾速离去,让约翰逊想起了一群在空中盘旋兜转的椋鸟。不时地会有几架突然掉落下去,一头扎进下面的废墟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