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第5/10页)
“真的吗?”
“挪威国家石油的指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来真的。但这威胁果然有效。这里可没人想丢饭碗。”
他们抵达一个狭窄的楼梯间后继续往下。几个石油工人迎面而来。约仁森跟他们打招呼。脚步声铿锵回响在钢铁的空间内。“好了。终点站。你们可以选择往左边走,喝半小时的咖啡聊聊天;往右是研究船。”
“我想喝杯咖啡……”约翰逊开始说。
“不,谢了,”伦德插话进来,“时间太赶了。”
“没有载到你们,托瓦森号是不会开走的,”约仁森念着,“你大可以……”
“我不想摸到最后一分钟才慌慌张张上船。我保证下次一定会抽出时间,而且会带西古尔一起来。也该让你好好赢一盘棋了。”
约仁森大笑并耸了耸肩,一边往外面走。伦德和约翰逊紧跟着他。一阵风扑面而来。他们所在位置是生活区下方边缘处。前方走道是用厚重的钢铁网片焊接起来的,透过网眼可以看见下方澎湃的海洋。这里比直升机降落的地方还嘈杂。空气中弥漫着嘶嘶风声和钢铁隆隆作响的声音。约仁森带他们两个来到上下船用的短舷梯旁。那里的起重机上吊着一艘橘色的密闭式塑料艇。
“你们要在托瓦森号上做什么?”他一边问,“听说国家石油计划到更外海挖油。”
“有可能,”伦德回答。
“一座钻油平台?”
“没说。可能是 SWOP 吧。”
SWOP 是单井近海生产系统的简称。通常,挖掘超过 350 米深的石油都会用到 SWOP。一种类似巨型油轮的船,拥有自己的抽油系统,用一条柔韧的钻油缆和钻孔头相连。利用这个钻孔头可以从海底抽取原油,而这种船也就同时成了中继油仓。
约仁森摸摸伦德的脸颊。“你可别晕船了,小亲亲。”他说。
他们登上船。这艘船还蛮大的,空间很充足,船壳是硬塑料,还有好几排座位。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就只有一个舵手在船上。起重机把船降下时,船身稍微晃了一下,侧窗出现大片灰色水泥墙。忽然间,船已在海面上摆动了。绞盘的钩子跟着松开,他们从平台下方驶过。
约翰逊跟在舵手后面。要站得稳还真不简单。现在他可以看见托瓦森号了。研究船船尾有典型装卸货物的起重吊杆,用来把潜艇和研究器材放入海里。舵手转个弯把塑料艇停靠在船边,然后他们爬上铁制安全梯。当约翰逊勉强拖着他的行李往上爬时,他几乎认为,把半个衣橱的衣服带在行李箱里并不是个好主意。走在前面的伦德转过头来看他。
“看到你的行李,我还以为你要来这里度假哩。”她面无表情地说。
约翰逊叹了口气,一副早就料到的样子。“我还以为你不会注意到呢。”
通常,世界上每个较大的陆块都被相对较浅的海域环绕着,也就是大陆架,水深不超过 200 米。基本上,陆架就是大陆板块在海底的延伸。有些地方的陆架很短,有些地方的陆架则绵延数百公里,一直延伸直到没入深海。有些又急又陡,有些却像层层梯田,非常平缓。而陆架结束的彼端,则是另一个陌生国度的开端,我们对它所知甚至比太空还少。
和深海不同的是,人类对陆架世界几乎完全掌控。虽然浅海大约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 8%,但几乎全世界的渔获都来自这个范围。人类是依水而生的陆生动物,有三分之二聚居在离海岸 60 公里内。
在海图上,葡萄牙前方和西班牙北边的陆架区属于狭窄地带。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那维亚的陆架则非常广大,这两区陆架交接成北海,平均 20 到 150 米深,算是相当浅的海域。这片欧洲北边的小海洋看来并不起眼,它复杂的海流与温度调节作用,几千年来未曾改变。然而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北海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全球海运最繁忙的区域。沿岸为高度发展的工业国,还有世界最大港鹿特丹。仅 30 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成了全世界航行率最高的海峡。货柜船、油轮、渡轮在这狭窄海道中络绎不绝。
3 亿多年前,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有许多大型沼泽连接。期间海洋有时扩张,有时缩减。巨大的河川把泥沙、植物和动物残骸冲到北边的盆地,随着时间积累,形成了几公里厚的沉积层。沉积物愈来愈多,层层挤压,底下的沉积层形成砂岩或石灰岩。当陆地持续下降,煤矿层于是产生。同时深海地区的温度也愈来愈高。岩石中的有机物残骸受到高温高压影响,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之后,产生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一部分从岩层细缝渗出海床,消失在水里。大部分则储存在地底下的矿层。
几百万年来,大陆架都处于休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