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第6/10页)

石油带来了变化。挪威原本以渔立国,当渔业渐走下坡路之际,立刻转而跟进英国、荷兰、丹麦的脚步,开发这地底下的宝物。三十年来,挪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欧洲的石油蕴藏,有将近一半都在挪威的大陆架下。挪威的天然气存量也很丰富。因此,他们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盖。技术上的问题常以罔顾环保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比照这个模式,愈挖愈深。早期用简单机械盖的钻油塔,如今有帝国大厦那么高。深海工厂与全面遥控的钻油平台,不久也将实现。

照理说,应该是欢庆连连才对。

但是,欢呼停止得却比预料中快多了。石油产量如同渔获量,世界各地都日趋下降。这种花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资源,不到四十年的时光竟然就要耗尽。陆架区的石油蕴藏量几乎快消耗光了。巨型废铁场的鬼魂散布在海上。要处理掉那些停止运作的平台,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世界上找不到够大的力量,可以把平台从原地运走。只有一条路可以带领石油国家脱离困境,那也是现在各国积极经营的方向。

在陆架的另一端,大陆坡以及深海海盆中,还有尚未开发的油源。不过,传统的钻油平台在那里没有多大用处。伦德所属机构计划的是另一种新型采油技术。大陆坡并非处处陡峭,有些地方反而一层层像梯田般,为海底采油工厂提供了理想的地形。由于考虑到陆架边缘计划的风险因素,人力使用得降到最低限度。随着石油产量递减,石油工人的光芒也跟着黯淡下来,这些人在 70 及 80 年代可是人人羡慕的高薪族。古尔法克斯 C 就计划要把人力删减到二十多人。有些平台,例如月球人,这个在挪威沿海特洛天然气田的世纪大计划,几乎是全自动化作业了。

总之,北海石油业已经出现赤字。但若收手不再经营,带来的耗资问题可能更大。

当约翰逊走出他的舱房时,托瓦森号上弥漫着一股惯常的安静气氛。这艘船并不特别大。研究船界中的巨无霸是可以让直升机直接起降的,像德国不来梅港的北极星号就是,但托瓦森号得把空间留给装备器材。约翰逊缓缓走到船舷栏杆边往外看。在过去两个小时内,他们已经驶离整个平台聚集区,这“群岛”中的每座“岛屿”是由高架桥连接的。目前,他们到了设得兰群岛北方,陆架边缘的那一边。在这样的外围区已经没有任何建筑物了。远处隐约可见零零星星的钻油塔剪影。

整体看来,此处景观又再度有了海洋的感觉,而不是过度泛滥的工业区。船下的水深将近 700 米。大陆坡虽然有测绘资料,但这永恒的黑暗区对人们而言仍是一团迷雾。虽然在强力的探照灯照射之下可以看见一两块小区域,但这就好比夜里用一盏路灯来探照整个挪威一样,徒劳无功。

约翰逊心里惦记着行李中的波尔多红酒和法国及意大利的上好干酪。他开始寻找伦德。找到她时,她正在检查一个机器人。那具机器挂在一个悬臂上。机器人其实是一个由管状金属杆制成、约 3 米高的长方形箱子,里面填满了高科技装备。箱子上标着它的名字维克多号。约翰逊认出前端有多架摄影机,还有一个折叠收起的机器手臂。伦德对着他笑,“令人印象深刻吧?”

约翰逊觉得好像有义务一样,绕了维克多号一圈。“好大的黄色吸尘器。”他说。

“你这扫兴的家伙。”

“好啦。事实上我觉得它非常吸引人。这玩意儿多重啊?”

“4 吨重。嗨,让!”

一个瘦巴巴的红发男子从缆盘后面探出头。伦德招手叫他过来。“让-雅克·阿尔班是这艘‘游动废铁堆’上的首席指挥官。”伦德介绍那个红发男子。“听好,让。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西古尔对这东西好奇得不得了,他想知道所有关于维克多号的事。行行好,帮我照应一下。”

她很快地跑步离开。阿尔班看着她,脸上露出有趣的无助表情。

“我猜,你应该有比介绍维克多号更好的事要做吧。”约翰逊揣测说。

“没关系。”阿尔班笑着,“你是挪威科技大学来的,对吗?你研究了那些虫。”

“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说出来而已。你们为什么对这动物大伤脑筋?”

阿尔班做了个不以为然的手势。“我们比较担心大陆坡面的稳定度。虫是偶然发现的,蒂娜想多了。”

“我还以为你们是因为虫,才放机器人下去的。”约翰逊吃惊地说。

“是蒂娜告诉你的吗?”阿尔班看着机器,摇了摇头。“不是,这只是其中一个任务。我们当然不会掉以轻心,但是最主要是我们准备做一个长期测量站,而且要把点直接定在油源的上方。等我们确定那个地方是安全的,便会建一个海底作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