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第7/10页)
“蒂娜提过 SWOP。”
阿尔班看了他一眼,一副不确定要怎么回答的样子。“其实不是。水下工厂计划几乎是定案了。也许还有什么改变是我不知道的吧。”
这样啊。那就不会有浮动平台了。也许,最好不要再深入这个话题。约翰逊转而询问有关潜艇的事。
“它的型号是维克多 6000,一台水下遥控载具,简称 ROV,”阿尔班解释,“它可以下潜至 6000 米,并且在那儿工作好几天。我们在上面操作,还能完全经由缆线同步接收所有数据。这回它有任务要在下面待个 48 小时,当然也要顺便抓一些虫。国家石油公司不愿因破坏生物多样性而遭舆论攻击。”他休息了一下又问,“你对这些畜牲究竟有何看法?”
“没什么看法,”约翰逊避而不答,“暂时还没有。”
机器运作的嘈杂声响起。约翰逊看见悬臂如何移动,如何把维克多号举高。
“麻烦你过来一下。”阿尔班说。
在船身中央有五个和人等高的货柜,他们朝货柜走去。
“其实大部分的船并非针对维克多号而设计。我们从北极星号把它借来,幸好托瓦森号还装得下它。”
“货柜里面装了些什么啊?”
“绞盘用的液压系统、联动装置,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前面是 ROV 的控制室。你别撞到头了。”
他们走过一扇低矮的门,货柜里面空间很小。约翰逊环顾一下四周,一半以上的空间被控制面板以及两排屏幕占据。有些屏幕是关闭的,有些显示了 ROV 的作业数据及导航信息。屏幕前坐了好几个男人,伦德也在那里。
“坐在操作台中间的是导航员,”阿尔班小声地说,“右边是副导航员,也就是正在使用操纵杆的那个。维克多号做起事来敏锐又精确,所以相对地操控技术要很好,才能和它相处融洽。下个位子是协调员的,他负责联络驾驶台的督导官,好让船和机器人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互相合作。另一边坐的是科学家。那里那个位子是蒂娜的。她负责摄影和画面储存——我们准备好了吗?”
“可以把它放下去了。”伦德说。
屏幕一个接着一个亮了起来。约翰逊认出部分船尾、悬臂、天空和海洋。
“你现在所看到的也就是维克多号看到的,”阿尔班解释着,“它一共有八台摄影机,一台是镜头可以伸缩的主摄影机,两台导航镜头,五台辅助摄影机。即使在好几千米的深海,我们依然可见高画质、色彩绚丽的影片。”
摄影机的角度改变了一下。机器人正在下降,离海面愈来愈近,水溅到镜头上。维克多号继续下沉。
屏幕上显示出一片暗浊的蓝绿世界。
货柜里的人愈来愈多。刚才在悬臂周围的工作人员全进来了,以致空间变得更为狭窄。
“开启探照灯。”协调员说。
维克多号周围突然亮了起来。蓝绿色转成被照亮的黑色。一些小鱼跑进画面,接着到处都是小气泡。约翰逊知道,这些小泡泡实际上是浮游生物,数十亿的小生物。偶尔有红色的水母及透明的栉水母经过。
过了一会,小生物的群体愈来愈稀疏。深度表指着 500 米。
“维克多号抵达下面时,到底要做些什么?”约翰逊问。
“取水样和沉积物样本,也会收集一些生物样本,”伦德头也没回地答道,“最主要还是拍摄影片。”
崎岖的地形映入画面。维克多号沿着一片陡峭的岩壁往下降。橘红色的龙虾触须朝画面逼近。其实那儿应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然而探照灯和摄影机却让底下动物的原色逼真再现。维克多号继续前进,行经一些海绵和海参,接着地势愈来愈平缓。
“我们到了,”伦德说,“680 米。”
“好。”导航员身体向前弯,“咱们‘飞行’一圈。”
斜坡消失于画面上。有好一段时间他们只看见水,接着蓝黑色的深海突然出现海床的影像。
“维克多号能够以厘米的精确度导向,”阿尔班对约翰逊骄傲地说,“如果你想要的话,它甚至还可以帮你穿线。”
“谢谢。这方面我的裁缝会处理。它目前的正确方位?”
“位于一个深海海盆的正上方,那底下蕴藏着惊人的原油量。”
“也有甲烷水合物吗?”
阿尔班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对,当然。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没什么,随口问问。这里就是国家石油深海工厂预定地吗?”
“假使没有反对的理由,这正是我们的理想位置。”
“例如,虫。”
阿尔班耸耸肩。约翰逊发觉这位法国先生不喜欢这个话题。他们注视着机器人如何“飞”过这个陌生的世界,超越爬行的海蜘蛛和钻土的鱼。摄影机捕捉到海绵生长区的画面、夜光水母以及墨鱼的栖息地。这个水域的生物种类没有特别繁多,不过海床动物的种类倒是呈现出多样性。过了一会儿,地表满布凹痕而且粗糙。海床上满是条纹状的结构。“沉积物滑坡,”伦德说,“在挪威大陆边坡上看过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