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妈 妈(第7/10页)
正在这个时候,妈妈向爱娃转过身来,笑容和蔼地对她说:“你们肯定要去睡了,我不想再打扰你们。”用眼角瞥见了玛尔凯塔的爱娃回答说“不”,她几乎叫喊着说出“不”来,似乎要用自己的声音遮盖住女友的身体。玛尔凯塔终于明白了当前的处境,退到走廊里去了。
过一会儿她出来的时候,穿上了一件长浴衣,妈妈重复着刚才说给爱娃的话:“玛尔凯塔,我不想再打扰你们。你们肯定要去睡了。”
玛尔凯塔正准备答应,可是卡莱尔开心地摇着头接上话说:“不,妈妈,我们很高兴你与我们在一起。”于是,妈妈终于得以给他们讲出一战以后,奥匈帝国垮台的时候,中学校长请她这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中学的庄严集会上朗诵爱国诗篇的故事了。
两个年轻女人听不见妈妈讲了些什么,卡莱尔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我要把这句话明确一下:他并不是对忘掉最后一句诗的那个故事有多少兴趣。这故事,他听了无数次,而又无数次地忘记。让他感兴趣的,不是妈妈所讲的故事,而是妈妈在讲故事,是妈妈和她的世界。妈妈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大梨子,上面置放着一个瓢虫般大小的俄国坦克。近在眼前的是校长用拳头敲打着的厕所的门,门后几乎看不见的,是两个年轻女人急不可耐的欲望。
这才是让卡莱尔兴致盎然的地方。他饶有兴趣地看着爱娃和玛尔凯塔。她们在T恤衫和浴衣下面的裸露身躯在急不可耐地颤抖。他因而就更急切地问妈妈一些关于中学校长、关于中学、关于一战的新问题,最后他让妈妈为他们朗诵一下那首她忘记了最后一节的爱国诗篇。
妈妈思忖了一下,然后全神贯注地背诵起那首她十三岁时在中学的圣诞联欢会上朗诵的诗歌。背诵出来的不是一首爱国诗篇,而是关于圣诞树和伯利恒之星的诗句,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细节。妈妈也没有。她只想着一件事:她是否会想起最后一节的那几句诗?她想起来了。伯利恒的星辰在闪耀,三王朝拜来到了马槽。她为自己的成功而激动,笑着摇起了头。
爱娃鼓掌。妈妈这么一看她,就想起她过来要说的更要紧的事情了:“卡莱尔,知道你的表妹让我想起谁来了吗?诺拉!”
11
卡莱尔看了看爱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诺拉?诺拉夫人?”
卡莱尔想起了童年时妈妈的这位女友。她是个绝色美人,身材修长,容貌雍容华贵。卡莱尔不喜欢她,因为她为人傲慢,难以接近,可是他的眼睛离不开她。天啊,她和热情洋溢的爱娃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吗?
“有哇,”妈妈回答说,“诺拉!你看啊,这高挑的身材、体态、脸蛋,都像!”
“站起来,爱娃!”卡莱尔说。
爱娃不敢站起来,她担心身上的T恤衫太短掩饰不住她的阴部。但是,卡莱尔如此坚持,最终她还是服从了。她站起来,双臂贴紧身体,小心地将T恤衫往下拽。卡莱尔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突然,他果真觉得她就像诺拉了。只是远看有点像,难以说清像在哪里,这相像只在闪电般的瞬间才会出现,但是卡莱尔愿意把它抓住,因为他想在爱娃身上看到美丽的诺拉夫人,让这一瞬间久远绵长。
“转过身去,”他命令她。
爱娃犹豫着是否转过去,因为她时刻都在想着自己除了T恤衫什么也没有穿。但是卡莱尔坚持着,连妈妈都开始抗议了:“怎么能让人家小姐像军人那样操练呢?”
卡莱尔固执己见:“不,不,我要她转过身去。”爱娃终于服从了。
不要忘记妈妈视力不太好。她把界碑看成村庄,把爱娃看成诺拉夫人。可是,只要眯缝起眼睛,卡莱尔也会把界碑看成村舍。他不是整整一个星期以来,都羡慕妈妈的视野吗?他眯缝起眼睛,看到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时的美人。
他留有一份难以忘怀的隐秘的记忆。那时候他也许四岁,妈妈,诺拉夫人还有他在一座温泉小城(在哪儿呢?他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他要在空无一人的更衣室等她们。他一个人在那儿耐心地等着,里面遗落着各种女式服装。后来,一个裸体女人走进了更衣室,她高大、美丽,她转过身去,背对着小男孩,手伸向钉在墙上的挂衣钩,上面挂着她的浴衣。这就是诺拉。
这一赤裸、挺拔、背对着他的身体形象从来不曾从他的记忆中消失。他那时很小,从底下往上看这个身体,带着蚂蚁的视角,就像他现在面对一个五米高的雕塑,要抬起来头看一样。他当时离得很近,可是又无限地远离着,在空间和时间上远离。这一近在咫尺的身体,高高地耸立在他眼前,将他们隔离开的,是数不胜数的岁月。时空上的双重距离,让四岁的小男孩头晕目眩。此时此刻,他依旧感觉到头晕目眩,强烈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