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7页)

而进贡则直接织成布匹,毕竟王公贵族们,可不缺暖和的被子,人家直接烧地龙火墙再加烧不尽的炭火。

出去之后,还有更保暖的各种好皮子,哪里用得着穿并不美观的棉衣棉被。

总结下来,东西很好,但最中上层用不着,人家保暖选择极多。

底层人用不起,毕竟产量低,还要进贡。

大白话便是。

有钱人用不着。

穷人家用不起。

纪楚思索再三,让谢主簿也有些心慌:“大人,可是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没想象中那么好。

纪楚自己都笑了下,最近事情太过顺遂,让他都忘了种田是何等艰难的事。

就像老天不下雨一样,他也没有办法。

而对于种田,同样需要一点点耕耘。

再说了,有比没有好,而且也不一定需要它带来经济作用。

或者说,现在是不需要经济作用的。

他想一直是,让百姓们能用上。

想到这,纪楚瞬间打起精,拿起取下来的棉絮。

这些棉絮从棉铃里取出来,里面还有不少棉籽,肯定是做不成棉被棉衣的。

纪楚抬头看向谢主簿跟乐薇,笑着道:“今日先歇息,明日把摘下来的棉花都拿过来,咱们做个好东西。”

乐薇好奇道:“织布吗?”

“不是,明日还要用到你的手艺。”纪楚笑着道。

乐薇连鸭绒鹅绒都能缝到布料里,想来棉花更不在话下。

纪楚让谢主簿在官田种棉花,大家都以为是要纺线织布。

其实不然,纪楚想要的,就是后世的棉花被。

就算是短绒棉,那也比鸟兽的绒毛纤维要粗啊。

纪楚又点了几个人,知道范县丞最近没事,也把他喊过来,他力气大,用得着。

听到这,谢主簿道:“还有记录棉花的书生,他力气也不小。”

那是个农家出来的读书人,从小在庄稼地里干活,所以才被派到官田做事的。

纪楚点头:“好,我也想见见他,棉花记录得不错。”

等谢主簿他们离开,纪楚才算真正休息,追风很有眼力,见大家走了才凑过来。

平日里追风威风的不得了,除了纪楚,乐薇,纪振,还有李师爷的儿子之外,谁都不让碰。

即便碰了,也昂起脑袋。

也就到了纪楚这里,乖乖翻着肚皮。

纪楚再吃上娘子做的热汤饭,只觉得来回奔波也是值得的。

休息一整天,纪楚再出来的时候,已经神采奕奕。

衙门上下换着法地来打招呼,看得纪楚也有点无奈,他真的不走,任期还有一年呢!

但总觉得有什么事被遗漏了。

算了,懒得再想。

趁着还没到约定时间,纪楚翻看安丘县衙门的文书。

他走这一个月,衙门最大的收入,就是呼文村榨油赚的银钱。

那呼宝成不愧是范县丞举荐的人,在外面学的好,事情办得也利落。

榨油作坊那边并未消耗太多人力,而且并不是开足马力去做。

总之张弛有度,生意也长久。

其中一份文书还说了那些油菜贩子的下场。

之前集体压价,后来实在绷不住,只好赶紧购买。

下手快的还好,下手慢的,只能接受涨价。

他们安丘县油菜籽价格本就比其他地方低,而且质量也比其他地方好,买到就是赚到。

跳的最高的几个贩子,则没有人卖给他们,即便最后要卖,价格也是有些离谱。

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个人即使收购了油菜籽,这次生意也是赔钱的。

相信这一次他们就改了,再有下一次,大概会血本无归的。

有了今年的定例,以后就要好做了。

剩下则是水车的效果。

但凡装了水车的地方,对今年的旱情有很大缓解。

以至于县里大户纷纷求购,想借着纪大人的面子,从蔡先生那里买些水车。

这事纪楚说了也不算啊,不过帮忙写封信还是可以的,正好沾桥县同样需要。

杂七杂八的事情处理完,冬日扶济,县学招生,一件件都可以收起来了。

李师爷处理得都很好。

看完这些,纪楚伸了伸懒腰,问身边人道:“今日十一月十七?”

是啊。

怎么了。

差役们问道。

纪楚终于想到什么事了。

年末考核!

县官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去年这会,考课院的上司们都走了啊,今年竟然还没来?

问到教谕那,教谕也忙的厉害,只知道他三叔今年不来安丘县,别的就不知道了。

县学那边确实极忙。

去年招生之后,立刻就出了个秀才以至于考试还没开始,就有无数人过来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