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树下的儿女》郑云开(第2/5页)
甘琼(韩雅清)
余寻光(郑云开)
石韵之(焦丽娟)
廖源(何晓强)
改完后,甘琼发来一段语音:“宋金红和孙国强要等到下周才能进群,他们还没放假。”
这两个角色的演员是实打实的高中生,现在正在寄宿学校里努力学习呢。
《大树下的儿女》的剧本内容是根据人物原型真实经历改编,再在基础上加以艺术创作。余寻光将剧本投入系统后,得到了一个[S-]的评分。
这回余寻光饰演的郑云开同志非常大方的给他刷了3个概括性技能:建筑小工的自我修养,良好家庭的成员管理能力,板砖的正确使用方法。
看得余寻光直挠头。
可能有些抽象,但是看了剧本,你一定能够看懂云开哥的意思。
郑云开,17岁,父母离异之后他整天跟着一群社会人士混迹在街头。后来跟着人打架,稀里糊涂的,初中没毕业就被送进了少管所。16岁出来后,为了不被饿死,他带着少管所里认识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以乞讨为生。
郑云开、何晓强、孙国强、宋金红,他们四个是最开始遇到韩妈妈的孩子。
韩妈妈收留他们之后,教他们做人,带他们干活,极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别人不干的活,他们去干。在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从小就缺乏关爱的四个孩子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终于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希望。
他们之中,最大的是17岁的郑云开,最小的是15岁的宋金红。后来,韩妈妈还收养了其他孩子。孩子多的时候,她手下能有一百来人。一群青春期的少年们聚在一起,人多难免容易滋生矛盾,收养的孩子们肯定不会都是本性善良,众人闹起事来,韩妈妈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有郑云开帮忙。
“建筑小工”是郑云开挣家用的生活技能。
“管理能力”是他在维护家庭和谐的独门密技。
“板砖”是他“镇压”小兔崽子的绝佳利器。
江湖传言,云开大哥不是普通人,那是真混过的!
等饰演宋金红的莫芸涵和饰演孙国强的苏亚进群,甘琼欢迎他们之后,发来一串语音,说出她想组织大家去拜访韩妈妈的想法。
群里几个主演有商有量,一起约好了出行时间。
由于今年春节时,三位在一起演过小品的主演就已经去过一次晋省,所以这回也由他们领头。
此时再过去,算“重返”了。
上次过来是为了拜年,这次过来是为了看望。
不存在什么采访。甘琼作为大前辈,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很清楚。老人家今年已经87岁了,怎么好意思再让她烦扰?韩妈妈的事迹多年间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央视也对各位当事人进行过采访,大家真想了解,可以选择看往期报导这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没有人对这项决议有异议。
甘琼这回一来,拉着韩妈妈就喊老姐姐,两人亲亲热热的唠家常。石韵之和余寻光,还有三个孩子都是合格的小辈,乖巧地坐在旁边听着。
韩妈妈如今住在晋省龙城市中心的一位干儿子家里,老年生活可以说非常幸福。她的身体很健康,牙口也好,中午留演员吃饭的时候,自己还吃了一大碗。
拜访完,三个演员没有离开,而是特意找了酒店,在这边留宿。
没整什么排场,三男三女,刚好订两个三人间。
不说甘琼那边是怎样的光景,已经很久没有过集体生活的余寻光看着面前的两个兄弟大眼瞪小眼。
余寻光入行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年长者演戏,生活与工作上他更多的是习惯性听安排,导致他现在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眼前的两个弟弟在等着他的指挥。
比较尴尬的是,小孩苏亚还不小心将他妈妈发来的语音外放:“你跟着人家一定要懂事,那个余寻光好不好相处?人家是顶流,肯定有脾气,不行你嘴巴甜点,多捧着点他。”
苏亚手忙脚乱,越忙越乱。先是摁错音量键,把声音放大,等这条语音播完了,才将声音静音。
当事人之一的余寻光用平静的语气说:“其实,退出去就直接取消播放了。”
苏亚对自己的愚蠢欲哭无泪,又羞又臊,满脸通红,“对不起,余哥,我妈不是那个意思。”
廖源在旁边看着,他跟余寻光不熟,没有帮忙说话的资格。
娱乐圈这地方,有一套自己的等级制度。廖源是偶像,苏亚是童星,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看不见的“阶级”。
余寻光不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他反正是没把小插曲当回事。见两个人有些不自在,他主动说:“没事。你们先收拾,我去看看甘老师。”
他走了,苏亚也不敢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