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密信》:百姓长乐,国泰家安
杜栀子自从《烈火英雄》入坑到现在, 已经算是余寻光的老粉了。
她关注余寻光的那年,正好是粉丝和论坛口中的「寻光元年」。美貌又勤劳的年轻演员一年播了五部剧,部部质量佳, 部部表现好, 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角色轮番上阵,直接给爱美又吃设定的小姑娘一榔头捶死在坑底。
年底的颁奖季,大发神威的余寻光用凭真本事挣来的奖杯让网友和饭圈狂欢,直冲进脑门的杜栀子爽快得耳朵嗡嗡响。
这还只是起点。
爆红之后的第二年,余寻光做事更加细致、叫人挑不出来毛病。往后两年保证每年上新两到三部的作品, 再加上时常的路透, 采访,还有工作室和经纪人薇博上的营业, 勾得杜栀子老老实实,一心一意, 再也没关注过其他演员。
这么多年了,要问杜栀子粉余寻光的追星体验,她说出口的第一句绝对是:“稳稳的,很安心”。
口碑好到每次有黑帖,路人赶在粉丝反黑队前出手。
口碑好到合作过这么多演员,没人说他不好。
口碑好到有人去职业狗仔那儿买余寻光的黑料,狗仔破防大骂余寻光有毛病不让人赚钱。
除此之外, 经纪人和工作室不作妖,同事不硬蹭都是加强杜栀子追星幸福感的筹码。
当然,作为正主,余寻光还能管理好颜值和身材。虽说有时候角色需要会晒黑会增肥,会剃平头,但是由于颜值能打, 再加上日积月累出来的滤镜,她们这群会溺爱的粉丝只当是品尝其他风味了。
在时间的流逝中,余寻光陪伴着杜栀子走完了她的大学生涯。他是独一无二的演员,她是千万分之一的粉丝。他虽然不知道她的存在,但杜栀子能感受到,他们都是很努力在生活的人。
这种殊途同归的本源,让她对他的感情更深。
就像她在薇博上的id:[栀爱寻光]。
余寻光尽着偶像的责任,杜栀子也给了余寻光自己全部的爱。
去年毕业,为了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偶像,她以此为动力留在了沙市。今年年初,她的工作刚稳定,刚好碰上余寻光的第一部电影《故梦》上映。她运气好,抢到了票,顺利地在路演时通过手机放大倍数,见到了陪伴了她三年的精神支柱。
在手机屏幕里看到余寻光时,她是没有感觉的。
真正让杜栀子头皮发麻的,是余寻光拿着话筒说出的那一句:“大家好,我是余寻光。”
如听仙乐耳暂明。
几千年前,白居易听到琵琶女的乐声后,和她现在的心情一样吗?
不。杜栀子突然觉得这个典故不好,她赶紧在心里否决。
她爱着值得被爱的余寻光,她怎么忍心让他过气呢?
哪怕是想象中也不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
余寻光要一直红下去,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他的为人,都值得他一直红下去。
或许是杜栀子的祝愿取到了一点作用,《故梦》后来的总成绩突破了20亿。那段时间,她身边的同担都很开心。有技术的,做大字报庆功;有钱的,发红包与大家同乐。杜栀子什么都没有,只能等着《故梦》上视频网站,在当前页面开了一个很久没有续过费的会员。
她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余寻光。
努力工作了半年,今年暑假,余寻光的第二部电影《一封来自突厥的密信》要播了。杜栀子心里存了计划,在路演票出来的第一时间去抢。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她,她不知道在那一秒内抢赢了多少人,总之,她得到了《密信》上映第一天在京市电影院见到他的机会。
杜栀子由此规划好行程,踏上了前往京市的路。
她在余寻光的故乡工作,现在她要去余寻光工作的城市走一遭。
除了那些出名的旅游景点,她还要去看看余寻光的学校,公司。看看叶兴瑜采访里说的,和余寻光签约的那座「九楼」。看看诞生了《风雅颂》的拍摄地点,踩过或者从陈敏笙身边拂过的尘埃。
《密信》首映当天,剧方一共安排了5场路演。从上午的9点场到晚上的7点场,余寻光会和另外两位主演及导演、制作人代表,围着京市小转一圈。
路演时,除了主演穿的是自己人物形象的漫画版文化衫,其他出席人员的短袖t恤上都只在胸口上印了一个有“加密”两字的信封。
统一着装,倒是省了演员们搭配服装的功夫。
宣传方为了带动粉丝购票,同时让路人感受到回票价,特意在各大影院准备了同款文化衫,作为观众们凭电影票根抽奖的奖品。
看电影免费送周边好礼,还有可能获得主角同款,这种效果对愿意拨冗前来观影的人来说,不亚于鸡蛋对老太太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