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辰起时》剧本围读(第2/6页)
再一个,有年轻演员做主演的剧,会造成辐射关系,给更多年轻演员的机会。这一点参考《大明奇案》、《大树下的儿女》和《天才算法》。如果不是因为余寻光的稳定和热度,这些项目根本就不会有,又从哪里去谈背后给年轻演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李传英导演就亲口说过,他的本子是为余寻光写的;聂梵也曾经讲过,如果不是余寻光,她绝对不会接《故梦》。现在这一部《辰起时》摆明了也是因余寻光才存在的项目。
有其他UP主仔细分析过,余寻光如今和央视的蜜月关系,是从大树、贞观到官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因为主演是年轻演员,所以得找更多的年轻演员配角,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不难理解。有了一个好的榜样,跟着老大哥的项目在后面吃肉喝汤,同期的演员如何不能多感谢感谢余寻光?
以前娱乐圈只知道‘一鲸落万物生’,不知道什么叫作‘大风起兮云飞扬’,不知道什么叫‘大盘’的好处。建议部分流量粉丝的眼光可以看开一点,没有人可以做一辈子主角,适当的配角反而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最简单的就拿廖源为例,这家伙,闷声发大财,你们自己去数数他已经跟着余寻光混了多少个项目了。这回的《辰起时》有他我是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从去年开始就有人拿廖源的演技开夸了,君不见,曾经廖源的演技可是被全网群嘲的。一直跟着优秀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合作,真的会有很大提升的呀。
博主再小小地预测一波,观看这次《辰起时》的选角,基本上选中的都是30岁左右的新生代演员,不论角色大小、好坏,只要能演得亮眼,日后也得比现在光明咯。”
该视频和论坛的舆论风向,叶兴瑜工作室的公关部一直在严密监控,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暗中耍小动作。甚至在这群博主们夸得太过,造成捧杀,引发群众逆反之前,公关们还会联系水军自己投放一些黑料。
这也是在国内网民太多的基础上,为了长久发展,没办法的事。最近有好多博主好把余寻光拎出来夸,隔着一层网线,真不知道是不是别有用心。吃传媒饭的演员,怎么可能提起他全是好呢?哪怕自身素质再硬也不行。哪怕是金钱,也有人嫌弃它带着铜臭呢。
所以,叶兴瑜工作室的公关部早就摸清楚了,必要时,投放一些看起来就离谱的黑料中和一下言论,防止网友太嗨。
自己放的料,可控有保障,跟外面的“普通外卖”和“拼好饭”不一样。
余寻光正处于进组前准备期,对网上的言论没去太关心,都只是看了小陈发的总结,稍微了解了一下风向便作罢。
在8月12号,剧组开了一个会,邀请了有重要戏份的演员到达现场。
黄制片亲自主持会议,并说:“我们的男主角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动作训练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其他演员也能把这种练习提上日程,这当然也是为了各位的安全着想。”
如果只是两位导演说的话,现场可能会有些“大咖”不听,但是现在身为央视副台长的制片开口了,怎么着,来参加会议的演员也要给个态度。
于是整个剧组,便开始练了起来。
到9月14号,《辰起时》剧组正式在京举行剧本围读会,基本上有戏份的演员,无论男女老幼,悉数到场。
余寻光来得较早,这也就造成了每到一个人,他都要起身打个招呼——这回能来参演的演员,有一大半全是他的熟人。
有一个扎着高马尾,化着淡妆,样貌清丽的年轻女孩带着经纪人,拘谨的跟他打招呼,“余老师,你好。”
余寻光认出这是那个叫蒋晓璇的小花,朝她点了点头。
大概是见他反应比较平淡,她身后的经纪人忙说:“余老师,虽然咱们跟高懿京是同一个公司,但是咱们晓璇也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是绝对不会不认真对待工作的。”
一听这个话,余寻光才想起来,这姑娘是和翘了《红英花序》的高懿京一个公司的小花。
人家做的事,没必要迁怒。再者,有什么话,应该跟张庆鹤去说嘛。余寻光没露出什么表情,很正常地示意:“先入座吧。”
“好的。”经纪人拉着蒋晓璇,很谦逊地离开了。
围读会由两位导演主持,黄制片虽没吭声,但也似定海神针般坐在一边。
编剧也就位了,样貌很年轻。
潘泽永早就拿出过态度,《辰起时》以张庆鹤为主,老大哥便没多推辞,开始按照定好的流程先介绍了整个剧组的幕后阵容。
曾秀梅和刘兆的团队都登场后,一整个上午,就全是听这群幕后工作人员在发言。
中午休息时,蒋晓璇和经纪人趁着吃饭的时间小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