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5页)
这两人高兴了好几天,他们翻来覆去的背,记住以后回家跟街坊四邻学了几十遍!
贺云昭对着襄王道:“祖祖你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我做事自然也有我的道理,您就放心吧。”
襄王把最后一口包子塞嘴巴里,“我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识的如今是个什么章程,你自己有把握就是。”
“但只有一样!”襄王严肃着一张脸道:“你要是有需要祖祖做什么的尽管提,可不许自己扛。”
贺云昭笑着点点头。
看着贺云昭迈步进入书院,襄王眼神复杂,末了叹口气。
老爷子背着手晃着脑袋离开,“老了,老了。”
襄王的子孙辈很多,但小辈里唯独是贺云昭得到了最多的关注,自然是因为他心疼自己女儿,丈夫和儿子前后脚去世,只留下贺云昭这么一个独苗,老爷子哪能不心疼的。
但要说喜欢的开始,是他寿宴时…
一群小孩子凑在一起玩,贺夫人紧张小昭,她看的严实,几乎是一刻不离。
都是王府出身的富贵娃娃,脾气算不得多好,点着鼻子笑话贺云昭是小屁孩。
小孩才四五岁大,矮的还不到人腰,可他只是淡淡的看着那几个孩子。
“你爹娘不要你了,才把你放在这里玩,我娘最喜欢我才陪着我,你爹娘一点不喜欢你。”
杀伤力之强,令孩子哭声远播半个王府,等一圈长辈赶到时,贺夫人急的手忙脚乱。
贺云昭自己一个小孩独霸全部玩具,她还给玩具排好顺序一样一样的去玩。
气的那群小娃娃哭的更大声了!
那时襄王就知道,此子绝非池中物啊!
如今一瞧果然是,才这般年岁就中了案首,一辈子也没念过书的襄王不太懂这个含金量。
但能把裴尚玄给收拾的出不了门,襄王立刻明白,这又是一枚玩弄权术的好苗子啊。
襄王走着走着,他上马车之前突然摸了一把胡子,疑惑问旁边的下人,“你说贺家血脉这么厉害吗?”
“怎么贺家一个两个都是这种聪明人,本王家里那几个还不如本王精明呢?”
……
贺云昭今日另有事情要做,只在上午跟着刘苑师兄念书,下午她告了假,往廖大儒府上道谢。
她要去感谢老爷子的仗义执言,若没有廖大儒的助阵,还不会引来诸多读书人的声援。
她收拾好自己的书本,同师兄打了声招呼便要离开。
“唉?你要去哪儿?”穆砚跑着追上来。
贺云昭恍然大悟,她说怎么好像忘记点什么事呢,“忘记跟你讲了,下午我要去廖老府上致谢来着。”
穆砚才明白过来,抬手就从贺云昭手里接过书本,带着灿烂的笑容道:“你快去吧,东西我帮你送回去。”
“你也真是,都要去拜访廖老还来上什么课,直接去就是了。”
贺云昭把书本递给他,她解释道:“送去的帖子上写的下午自然是下午过去,且廖老也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我若说是休了一天假不上课,反惹得老人家教训就不好了。”
她说完便瞧见穆砚神色不对,神态隐隐有暗淡之色,立刻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了,你还挂着个脸。”
穆砚眼睛一弯心里却一颤,他没说实话,“我能有什么事,院试没过倒是轻松,后面都没有功课给我了。”
贺云昭切了一声,玩味的打量这小子,铁定有事情瞒着她,不过这事却不急。
“行,你就逍遥自在吧,我先走了,再晚可就容易迟。”
说完贺云昭便转身离去,穆砚瞧着她的背影。
细长一条的背影,看背面都是个文雅的读书人,高高束起的墨发让人看起来更高了。
难道这就是贺云昭偶尔比他看起来高的秘密?
穆砚摸摸叹口气,眼神里有很多失落,他还是太笨了些,又不够努力。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念书,只是因为家里哥哥们习武的太多,他父亲就那么多东西在手,他也不想和他们抢什么,只好听母亲的话开始念书。
若是没有小昭陪着他一起念书,恐怕他早就弃文从武了。
贺云昭是个聪慧且努力的人,他总是一刻不停的逼着自己学习,仿佛身后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鞭策他一样。
他似乎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在院试结束后,穆砚短暂的闹了一会,但心中的失落和难过远比表现出来的要深厚的多。
小昭的成绩那么好,很快还会参加乡试,穆砚很清楚,他们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他学业一直没有进展,他们两个只会越走越远。
抱着书本的手臂缓缓用力,几乎要将书本挤碎的力道,穆砚低落的垂下头。
就连冯擎谋杀小昭的事他都是最后才知道,他什么忙也帮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