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4页)

穆母欢喜的很,贺家太太是她闺中的手帕交,两人的娘家是邻居,便经常来往。

“昭哥儿这孩子真是了不得,最近听见好多太太打听呢,都问他年纪几何,可有婚配。”

转了话头又对穆砚说:“你多和他学学,好好念书,也考个秀才出来给你父亲瞧瞧。”

“院试没过,你父亲还难过的很,咱们家只你一个没定前途呢。”

穆砚心道,父亲难过?绝无可能。

父亲是武将,本就不在乎科考如何,也不在乎他能不能考上,二哥三哥的前途才是父亲最挂心的。

穆磐身形健壮是标准的武将体型,心思却一点不粗,他瞟了一眼穆母后道:“这文才武功都是出路,小六从小也练过几套拳,再捡起来也容易,文走不通,不如进军中。”

穆母瞪他一眼,斥道:“胡说!”

“当武将多危险啊,小六既然有这个资质还是念书的好。”

大晋的文官备受礼遇,武将的待遇就没那么受尊重了。

现今内阁六位阁老都是文臣出身,可见文官强势。

穆磐没在乎母亲的呵斥,他抬眼看着静默不语的弟弟,“父亲如今进了京都大营,咱们家正是该多送孩子进军中稳定地位的时候,二哥在内卫,三哥在直隶大营,我在兵马司……”

他语气轻飘飘的却不容忽视,“听说北疆多出个把总的位置,要是能争取到可是好事。”

穆母不敢作声了,她是文官家出来的姑娘,因为家里落魄了才嫁到穆家给四个孩子当继母。

穆将军是个好父亲,对自己原配所出的两个子女十分爱护,但他不是个好丈夫,穆母嫁过来就知道这人防着她。

还是穆磐出生后才渐渐有了一家人的样子。

穆磐长大后,她习惯听穆磐拿主意了。

如今穆磐的意思是要穆砚弃文从武去北疆,她担心却又不敢说什么。

磐儿说的也没错,家里老爷一步步往上走,眼里只有老二的前途,老三也能被捎带上,只有她们母子几人拿不到好东西。

若是小六能去北疆如了老爷的意,那穆家也能更稳妥些。

何况这是好事啊,去了北疆几年之后再回来,起步就是五品的武官!

穆砚深吸一口气,他扫过屋子里所有人。

步步紧逼的五哥……不敢看自己的母亲……消失的父亲……还有抱在一起不敢出声的两个妹妹。

他的脑海中闪过太多太多的东西,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贺云昭、书院……

随着呼吸吐出的一口叹息轻轻的消散在空气中,穆砚说:“我去北疆。”

穆磐笑了,“小六这般雷厉风行,还真是武将的好苗子。”

穆砚轻轻抬头,小鹿一样的眼睛看着他,这双眼睛现在看人是凶不起来的,顶多会冷一些。

“穆磐,以后母亲就交给你多多照顾了。”

穆磐微愣,随机皱眉,当弟弟的怎么能叫哥哥的名字,不过看在他即将去边疆的份上,就不与他计较了。

身为父亲的穆参也诧异这个念书的小儿子居然要去边疆,他有意送家里的孩子去边疆是为了早早布局。

京都大营能待多久还不一定,家里的几个孩子还是要早早培养上才好,本来还在老三和老五之间犹豫,没想到老六自己提了。

穆参想,那就老六去吧,他年纪小去了恐怕不好过,等将来回来他好好补偿他。

三日后,穆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同贺云昭说起这件事。

“我要弃文从武去边疆了。”

砰的一声!

贺云昭手里茶壶砸在桌子上,她惊讶的撑开眼睛,“什么?弃文从武,还去边疆?”

她冲上来纳闷的用手掌去摸他脑门,触手温热,“没发热啊!怎么脑子还糊涂了。”

穆砚无奈的躲开她的手,“没事,没糊涂,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父亲升官了,如今他在京都大营,我们家都是武将,只有我一个念书看起来也很奇怪,倒不如去边疆锻炼锻炼自己,将来回京也能帮上父亲的忙。”

贺云昭探究的看着他,“这是你自己想要的?”

不对啊,如果穆砚想要做武将,那一早就可以去做武将了,何必还念那么多年的书!

穆砚扭过头,避开她的视线,“没什么,我做武将,父亲更能帮得上忙嘛。”

贺云昭还是不太信,就以穆家那个混乱的兄弟姐妹关系,穆砚能愿意做武将才奇怪了。

唉?等一下 ,好像也并不奇怪,这时候的家族关系就是这样,父母可以对子女不慈,但子女不得不孝。

况且穆将军也不够不上不慈,只是更偏心原配之子而已,在这个时代,穆将军还是妥妥的好人。

穆砚努力撑起笑脸,他坐下后懒散的仰起头看着贺云昭,“你可不要伤心,等我在边疆锻炼几年后回京,那可比你科考要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