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贺云昭封王之后, 宗室的一些人就暗地里联合起来逼着崔阁老在朝堂上为他们说话。

朝堂上的大臣们上错了船还能跳水游回岸边,很多人不过是因彼此心照不宣的互换把柄才没法及时脱身。

恰好贺云昭是个懂得朝堂运转规则的人,她不会在这种关头给自己没事找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能避免朝堂再起波澜, 也能让她安心发育自身的势力。

大臣们有了皇帝与太子递出的绳子, 他们很快就抓着绳尾跳船游回岸边, 头发擦一擦又是干干净净的好臣子。

但宗室的人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残忍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 除了能提供一个血脉同源的嗣子, 他们对皇帝对朝堂没有任何用处!

只是凭借血脉而鸡犬升天的鸡犬罢了, 他们于朝堂无用, 甚至只会消耗国库的金银。

权臣压制皇权时, 宗室与皇帝是同一战线的, 共同维护李家天下。

但君臣和谐时,宗室看着自然就稍显碍眼。

贺云昭能理解宗室的心情,本来是抱着能够上高台的心,却被一脚踢下去,重新回到没有任何用处的境况中,他们一定不甘极了。

她最提防的不是宗室的人联合朝臣弹劾她, 而是担心他们使出毒计, 破坏她的身份。

而这种暗地里的事只有裴泽渊能做,他们才是利益共体,且裴泽渊对她的身份没什么想法。

不然换一个人,她真怕连字都不识几个的武将因为她女子的身份突然就觉醒了儒家正统思想, 决心拨乱反正。

可能性还很大……

她能想到的毒计,宗室的人没道理想不到,她都做好了给裴泽渊善后的准备, 熟料宗室的手段竟然只有这些。

贺云昭本就感觉奇怪,再加上裴泽渊的直觉。

他说,被抓的那些宗室子弟里没什么出彩的人,不像是能够聚拢人手威逼阁老的样子。

裴泽渊只是直觉不对劲,贺云昭却上了心。

是啊,能够联合这么多的宗室子弟,一部分人想要从孙太妃手里拿到曾经给庆王府的献金,一部分人拿着手里的把柄威逼崔阁老做事,逼的崔阁老‘认罪自首’。

这手笔可不像是没盘算的人能做到的……

宗室的背后是否还有人呢?

如同师父提醒的那样,她是太子不是查案的,既然没人站出来,那她只需要做好她自己。

该露出来的马脚迟早会露出来,藏是藏不住的。

盐政祸起,缘由皆在转运使一人身上,父皇与阁老们忙着处理盐政的事。

而她手头的事则是批改地方上官员的汇报折子,以及处理吏部左侍郎何礼投缳自尽之事。

巧的是,何礼之死居然与盐政有关,转运使是何礼举荐的人。

何礼为吏部侍郎,他代表官员调动,宗室是代表了血脉正统,而盐政则代表大笔的银钱,这三者的联合……

她在之前一直忽视了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金银是守恒的,宗室能拿到的只是爵位的俸禄,要养一大家子人,生活的比普通官员富裕,但想要维持政治活动可不容易。

裴泽渊很快查到了安王府的旧账与后来闹事的一批宗室子弟的资金来源,巧合的是,银票上的标记大多来自于一家江南的钱庄,且与转运使关系密切。

贺云昭轻挑眉梢,她脸颊上泛出一丝笑意,“走,咱们去太极殿。”

裴泽渊看着她眼睛都舍不得眨,很快点点头。

二人带着‘活账本’账房先生,一同去往太极殿。

太极殿。

李燧正因盐政之事烦心,偌大的御案上摆放了几十本厚厚的折子,弹劾转运使的折子多的能把人埋了。

被弹劾的不只是惹了大祸的转运使,还有吏部尚书、侍郎等人,连曾经在转运使这个职位上说过话的曲阁老都被弹劾了。

细碎的脚步声传来,崔德中上前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与世子爷来了。”

李燧抬手捏捏眉心,“叫进来吧。”

贺云昭迈步进门,他神色冷静专注,抬头看书案后的父皇,心中叹气。

两位阁老同样在此,被波及的曲阁老与资历最深最得信任的陈阁老。

“儿臣参见父皇。”

“臣裴泽渊参见陛下。”

李燧摆摆手叫两人起身,“不必拘礼。”

神态疲惫的看向两个孩子,他问道:“可是何礼那边出了结果?”

贺云昭犹豫着点点头, “也不算是出结果,只是找到一些线索。”

“何礼平日里谨言慎行,在吏部做事时十分仔细不是个容易抓把柄的人,儿臣本来还是十分奇怪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导致他绝望投缳。”

她缓缓抬眼,琥珀色的眸子在日光下有种难以言说的冷,嘴角轻抿,“父皇,何礼之死或与盐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