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对于江茶后来的故事, 宋知南略有点兴趣,毕竟是原书女主嘛。

她前段时间听说霍峥嵘失足掉河里淹死了, 顾朝华变成了瞎眼太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慕残的女孩爱上京圈独眼太监。

她只知道这两人的结局,但不知道这中间的过程。看小说,还是得看细节和过程。

人民公园翠湖是公共场合,对方应该不会拿她怎样,也没办法拿她怎样。

这段时间她被这帮蠢人弄得火大,正好娱乐一下,放松放松心情。

宋知南带着一丝好奇去了翠湖,江茶坐在大柳树下面的石凳上等她。

江茶的变化有点大,以前的她身材苗条,皮肤白皙, 双眼含情带笑。

她比以前健壮了许多, 皮肤也变成了健康的蜜色, 目光沉稳而坚定。

她看到宋知南,站起身, 礼貌地说道:“宋同志, 我就知道你会来。”

她说话的同时也在打量着宋知南。

宋知南坐在她旁边的石墩上,望着平滑如镜的湖面,说:“江茶,我没想到你会主动约见我,我对你有点好奇,所以就来了。”

江茶语气复杂:“我对你也很好奇,一回来就先打听你的消息, 你这几年过得真是风生水起呀。”

宋知南像记者一样向江茶提问:“你这些年过得怎样?你的想法还跟以前一样吗?霍峥嵘是怎么死的?你还恨我吗?”

江茶笑了笑,狡黠地反问道:“我恨你又怎样?不恨你又怎样?”

“不怎样, 我就问问。恨我的人挺多的,我也习惯了。”

江茶捡起地上的石子用力往水面扔去,翠湖中央漾起一层层涟漪。

宋知南也扔了个石子打了个漂亮的水漂。

她给自己鼓掌:“真厉害,我又进步了。”

江茶无语地看着宋知南。

她手里把玩着一颗石子,“宋知南,其实刚开始我是恨你的,恨你恨得夜不能寐。我觉得我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你造成的。后来经过一些朋友和老师的开导,再加上我自己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事,我慢慢地释然了放下了。没错,你是坑了我,但我也坑过你,我们大体上扯平了。我不能时刻生活过去的仇恨当中。

我虽然不恨你了,但你这个人,你说的一些话仍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后来有段时间,我还要用你的话来鼓励我自己,你说可笑不可笑?”

宋知南摇头:“不可笑,因为我本来就是想帮你的。你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当头棒喝吗?你知道这世上最了解你的人是谁吗?是我。

当时你中霍峥嵘的毒太深了,唯有我这样当头棒喝,你才能看清真相,找回自我。现在的你像一棵独立生长的树,你不再像藤蔓一样,终日缠绕在霍峥嵘身上。”

江茶对此不置可否,她默然半晌,说道:“我想跟你聊一聊我这几年的经历,你愿意听吗?不愿意听就算了。”

宋知南点头:“我当然愿意听,我今天就是来听故事的。”

宋知南带着江茶走到换了个有阳光的地方,“这个地方挺好,你就在这儿说吧。”

江茶的声音悦耳好听,娓娓道来:“我跟霍峥嵘到他的家乡插队,我本来是要去内蒙的,是他爸非让我去照顾他。他觉得霍峥嵘走到这一步,我有很大的过错。我起初觉得没有什么,反正到哪儿插队都是插,而且那个地方毕竟是霍峥嵘的家乡,霍峥嵘曾不止一次跟我描述他家乡的美丽,老乡们的淳朴善良,老家女人的贤惠无私。我以为,我们去那里会受到一些关照。”

“可是,我想错了。以前,他老家的人对他充满善意是因为他爸有本事。那些人乐意对他展现自己最善良的一面。

他爸一倒下,那些人的真实嘴脸就露出来了。他们对他冷讽热嘲、疯狂打压。连他亲叔伯堂兄弟都笑话他。说他以前总是高高在上,如今落到这一步纯属活该。

霍峥嵘从高处跌到低处,本来就难以接爱这巨大的落差,再加上这些人的打击和嘲笑,他真的得精神病了。”

江茶怕宋知南不明白,特意补充一句:“他之前的精神病是假的,是为了逃脱刑事责任,也为了给顾家一个交代。”

宋知南说:“我知道,你接着说。”

江茶的目光看向远处:“你知道霍峥嵘老家的情况吗?他的老家在江南省西部一个十分偏僻的山村,周围大山环绕,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同样的的,那里交通十分闭塞,人们的思想十分落后。你能想像吗?都解放二十多年了,他们村里竟然还有人溺死女婴,不是一个两个,是很多人。”

宋知南点头:“我也听说过。”

江茶的语气陡然变得激切起来:“我亲眼见过河里飘着婴儿的尸体,我们隔壁的嫂子连生四个女孩,第五个还是女孩,他们直接把刚出生的孩子扔到尿桶里。我跟另一个女知青急忙把孩子抱了出来,用温水把她洗干净。她还朝我们笑,我们俩看着她的笑脸,忍不住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