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宋知南和宋知夏宋湘姐妹三人一起考上大学, 在厂区引起了轰动。他们再一琢磨,宋湘的哥哥宋晋却没考上, 这宋家的风水果然是利女不利男。
大伯母何梅这几天嗓门洪亮,走路带着强风,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别人问她培养孩子的心得,何梅说得头头是道:“我这人跟别人不一样,只要是我生的,我都重视;不是我生的,我也重视,像小南和知夏,我也疼得很。”
宋知春听说两个妹妹都考上了大学,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次日早晨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咱们家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宋知春说着要给两人钱:“你们上学得花不少钱, 给你俩一人三十。”
宋知南推辞不要:“大姐, 我工龄满五年了, 按规定可以带工资上学。何况这几年我也攒了不少钱,不用你给。”
宋知夏也说:“我也有钱, 不用的。你跟姐夫还得养孩子呢。”
宋知春硬把钱塞到两人手里:“养孩子的钱有, 这是我悄悄攒的,拿着。”
宋知南想了想,还是收下了:“谢谢大姐,以后家里有难处就告诉我们,你妹妹马上就有大出息了。”
宋知春抿嘴一笑:“你现在不就挺有出息的?俩孩子都说要向你们学习呢。”
“他俩怎么没来?”
“我走得早,他们还没起呢。今年过年你们一定得去我家。对了,我跟你姐夫搬出来住了。在西边另盖了三间房子。”
“好事, 终于摆脱他们家了。”
“可不是嘛。”
宋知南想了想,说道:“大姐, 这个星期天中午,我跟知夏在家里办升学宴,你们一家有空来不?”
宋知春立即答应:“那肯定得来,我到时早点来,好给你们帮忙。”
“行。”
宋知春吃完午饭就匆忙回家去了。
邻居们一听说姐妹俩要办升学宴,纷纷主动前来帮忙。
宋知南想着这些人都退休了,有的是时间,索性大方地给王大爷和赵大妈钱票,让他们帮忙买菜买豆腐和肉,两人欣然答应。
何梅一听说她们要办升学宴,决定两家合在一起办,这下更热闹了。
宋知南请了自己要好的朋友同事,何黛章无双王翠花王王小雪陆诗月等人都在被请之列。厂里的几位领导她也去象征性地邀请了一下,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请不请是自己的事。
几位领导说没时间就不来了,然后每人随了一块钱的礼钱。
宋知南怔了一下,爽快收下了:“谢谢你们的赞助。”
宋知南本来只打算请客,没想着要收礼,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非要送礼,有的送书,有的笔记本和笔,还有的直接送钱。
起初是来吃席的人送,到最后那些没吃席的人也非要送。这些人多是厂里的女工,她们感念宋知南对她们的帮助,东西不多,算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就连白薇也送来了一份礼物。
李书悦现在已经是图书馆馆长了,她给宋知南送来了十本最新的杂志,并走心地嘱咐道:“小宋,现在全国各地的杂志陆续开始复刊了,对文章的需求量会很大,文艺创作方面应该会有一个大爆发。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你以后哪怕恋爱了结婚了,也千万不要荒废自己的写作天赋。做为女同志,你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生活的琐碎大量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人生看上去很长,但关键的时间也就几年,从现在开始到40岁,是你最宝贵的年华,一定要珍惜呀。”
“李老师,我记住你的话了。张爱玲不是说过嘛,最恨有才华的女生忽然结婚,以史为鉴,我不打算结婚。”
宋知南的升学宴越办规模越大,起初她只想请邻居和朋友们吃顿饭,没想到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只好再加两桌,两桌还是不够,又加了三桌。邻居们帮忙在院子里临时搭了三口土灶,把家里的大锅拿出来,会做饭的当大厨房,不会做的就帮忙洗菜摆桌子板凳。
屋子里摆不下,就摆到院子里,最后摆到了巷子里。桌椅板凳不够,碗筷也不够,邻居们自发自动地拿过来,还有不少人自带饭菜,反正图的就是个热闹。
整条巷子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梅小玲家门口也摆了两张桌子,梅小玲的爸妈和弟弟躲在屋里说酸话,“有啥好得意的,宋冬宝还不是没考上。”
梅小玲的弟弟梅小刚也没考上,他一想到宋冬宝也没考上,心里就平衡了,又不是他一个人没考上。
让他奇怪的是自己那个又傻又笨的姐姐竟然也考上了,纺织厂的好多女工也考上了。
梅小刚想了好久终于找出原因在哪儿了:今年的考题不适合男生。对,一定是这样。
何梅不停地穿梭在各张桌子中间,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大伙吃好喝好,别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