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麻烦得很!

“恕臣不敢奉诏,”陈琰道,“除非陛下答应臣几个条件。”

皇帝颔首道:“说罢。”

……

天近黄昏,平安裹着个毛绒滚边的小披风,等在承天门外。

酉时末刻,中鼓声响,便有零星几个贡生从宫里走出来,果然有陈敬时的身影。

“小叔公!”平安跑上前去,拉住他的手。

正说着话,就遇到了小郑先生,平安兴奋极了,忙拉着他们相互引荐。

两人序了齿,寒暄几句,便没了话题,平安见有点冷场,问小叔公:“考得怎么样?题难吗?”

陈敬时道:“太简单,白准备这么久。”

小郑先生脸都白了,四下路过的贡生纷纷朝他侧目……

“小叔公,小点声,搞到别人心态了。”平安提醒道。

陈敬时正是有意作弄别人,笑了几声,问平安:“烤鸭还是涮羊肉?”

平安想了想:“烤鸭吧。”

陈敬时叫郑先生赏光,郑先生家里有双亲在等,只好婉言推拒了。

于是平安跳上马车,打道回府,接全家人吃烤鸭。

几人来到京城最大的烤鸭店,热腾腾的烤鸭都上桌了,平安这才想起:“诶呀,我爹让我去国子监接他!”

林月白道:“怎么不早说?”

“我一高兴就给忘了。”平安道。

林月白忙遣阿祥赶紧去国子监接人,一边数落平安:“你可真行,有了烤鸭连亲爹都能忘。”

平安狡辩道:“大伙不是都没想起来吗?”

林月白嗤嗤笑着:“也是。”

结果阿祥独自回来:“国子监的书吏说,大爷进宫了,还没回来。”

林月白便让阿祥带着车夫再去承天门外等。

……

乾清宫,东暖阁。

陈琰抄手并袖,侃侃而谈。

“这些年财政紧张,捐监泛滥,是生员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伏祈陛下下旨停止纳银入监。

“地方贡举监生,多是将年老、中平的生员举荐进京,将优秀的生员留在地方参加科举,陛下宜命各地额外选举品学兼优的人才进京,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下,并额外举行贡举考试,考试通过者方能入监,黜落者遣送回乡。

“监中无论官生民生,都当一视同仁,统一归绳愆厅稽察管理……”

皇帝没忍住打了个哈欠,问身边记录起居注的官员:“这是第几条了?”

官员数了数:“回陛下,第十九条了。”

皇帝无奈道:“陈卿家,你索性重修一部《会典》吧。”

“臣修不了《会典》,”陈琰恭声道,“但陛下若能答应,臣愿立军令状。”

……

次日,陈琰回到国子监,直入三堂自己的签押房,两名书吏正在整理书籍和前任司业离任时堆积的文移,见到他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见礼。

陈琰只是微微颔首,便坐下来,要来去年的集愆簿开始翻阅。

一刻钟后,他被监生们胡作非为的记录气得摔了簿子,又叫来监丞,向他询问各项日常事务的处理。

一边问,一边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案牍。

那监丞瞠目结舌地看着陈琰用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翻阅公文,然后取一根趁手的毛笔,一边批复,一边问询,一边听他回话。

一心多用,每一件事都处理的清晰明确,批完一本,就往案头扔一本,直到堆成山一样的桌面再次变得整洁。

谁说翰林老爷清贵懒散,眼前这位办事效率也太惊人了,监丞用手往下巴上一托,手动阂上惊讶的嘴。

陈琰没有一句废话:“叫各堂的学正、博士、助教放下手头事由,到敬一亭议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眼看就要烧起来,除了优哉游哉的钱祭酒,上上下下皆不敢怠慢,迅速来到祭酒办公之所——敬一亭。

敬一亭里只留了两个书吏,说钱祭酒在后头遛鸟。

陈琰心中暗叹,皇帝说的倒是轻巧——把他挂起来——一滩烂泥如何挂得住?

不过陈琰向来懂得变通,挂不住,那就糊到墙上好了。

他扔下一屋子下属,亲自去后面找上司,却只见两棵皂荚树之间拉起一条绳子,上头挂着一对云雀、两只百灵、一只碎嘴子八哥,他心想,这要是让平安看见,能蹲在这树下看半天。

“钱大人,百灵不能和云雀养在一起。”

陈琰突然出现,倒把钱祭酒吓了一跳。

“想让它学山雀,就去山雀林子里溜,云雀口快,带坏了百灵的口。”陈琰又道。

钱祭酒仿佛白日撞鬼:“状元公还是养鸟的行家。”

陈琰并袖一揖:“谈不上,但家父确实是半个行家,改日给大人引见一下。”

钱祭酒捻须朗笑:“甚好甚好。”

“下官替大人召集一班同僚在敬一亭议事,还请大人拨冗前去。”陈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