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果然灵气十足!
次日是赵学士讲《论语》,正主珉王却没来上课。
丁公公来向他告病假时,赵学士一脸不屑都懒得掩饰:“这次又是偶感风寒?”
毕竟从这祖宗出阁读书开始,每个月总要发几次头疼,感几次风寒,犯几次腹痛腹泻……朝中隔三差五传出珉王体弱多病的传闻,只有他们几位师傅知道,这孩子粘上毛比猴儿都能蹦跶。
“这回是真病了,今天一早起来头晕乏力,脸色惨白,站都站不稳定,连太医都去了,就这,还哭着喊着要来上学呢。”丁公公解释道。
平安坐得近,全听进了耳朵里,心里“咯噔”一声,他们才刚认识一天,折磨珉王一生的病痛已经悄然而至了吗?
赵学士也紧张地问:“太医怎么说?”
“说是中暑了。”丁公公道。
赵学士下意识看一眼窗外的冰天雪地。
丁公公自己都觉得心里发虚,可珉王殿下确确实实是中暑了啊。
平安支着脑袋叹气,自己在干嘛?把珉王提前热死,让病魔追不上他?
以后还是不要随便努力了。
……
小孩子畏热不畏寒,尤其是珉王这样精力旺盛的体质,珉王殿下休养了整整两天才慢慢恢复体力。
一经恢复,他就迫不及待来博兼堂上学了。
三个师傅轮流给他开小灶补课,生怕他有所遗漏,可这家伙上学虽然很积极,怎奈出工不出力。
陈平安同学也不起正面作用,教他拿宣纸叠什么千纸鹤,还教了两种,一种翅膀会动的,一种翅膀不会动的,被班主任胡学士一把没收了,拿到皇帝面前告状。
皇帝沉着脸放在手里把玩,半晌不出声。
平安小心翼翼地说:“我还会折乌篷船和‘东西南北’。”
“何谓‘东西南北’?”皇帝问。
平安给他现场折了一个,在外面写上“东西南北”四字,在里面写了八个卦象,又演示一遍玩法。
“这个可以用来……”平安本想说“打赌”,话到嘴边,想出一个更高级的词:“占卜。”
并向他介绍“东西南北”的玩法。
皇帝来了兴致,以往用铜钱占卜,需要三枚铜钱抛掷六次,记录每次投掷的爻像组成六爻,有了这个东西,只需开合数次,就能得到一个三爻卦,开两次,就组成一个六爻卦,方便快捷。
珉王眼看着父皇被平安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心里想,要是把这套学到手,这辈子都不会挨揍了吧?
皇帝玩够了,才想起杵在旁边快要风干了的珉王,沉着脸训斥:“找来那么多良师益友陪你读书,你就学会了玩物丧志?”
珉王一脸不服:“平安也玩了,为什么只说臣?”
皇帝反问:“平安书读得好,你把书读好了吗?”
珉王更不服了:“顾金生比我还不好,他也玩。”
皇帝脸色更沉:“比你还不好,你自当引以为鉴,怎可效仿?”
“……”
珉王哑口无言,只想一个人静静。
………
陈敬时每四日一轮值,上午教他们读《中庸》,然后温习旧课,因珉王和璐王家的三位王子年齿尚小,还没开始作诗、作论,午后只用一个时辰练字、读古诗古文。
到了未时末刻到酉时正,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陈敬时都留给他们,去研究自己喜欢的杂学。
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许乱跑,宫禁之中规矩繁多,在博兼堂内小打小闹无伤大雅,要是跑出去闯了祸,谁也兜不住;第二是所读的书籍要先拿给他过目,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十日一查。
平安还在教珉王折纸。
陈敬时也不直接阻止,手指敲了敲顾金生的桌角,让他展现一下真正的技术。
顾金生点点头,从书箱里翻出剪刀、刻刀、面粉和食盐,还翻出一个茶盏形状的器物和一个小陶炉,下面燃烧蜡烛,上面熬浆糊。
平安看傻了眼。
又见他在一张宣纸上剪剪刻刻,也没什么特别高难度的操作。
结果不知哪一步没跟上,半堂课的工夫,他竟雕出一只白色凤凰,连羽毛顶端的绒毛都是用纸雕刻,栩栩如生。
平安直叫绝,这手艺,当不成磨镜师傅实在太可惜了……
看完顾金生的纸雕凤凰,再没有上课折纸的欲望了。
平安又问小叔公:“有没有教人睡觉的书?”
珉王道:“孤觉得每一本书都有此功效。”
陈敬时提起戒尺,想帮他们提神醒脑,两人哄笑着跑出门去。
待到陈敬时用罢午饭回来,却里里外外找不见孩子们的踪影。
他们的书箱也不见了,书本扔得满桌都是,敢这样亵渎圣贤书籍,换一个老师非打得他们哭爹喊娘不可。
平安和珉王早盯上了文渊阁后面的小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