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的一天(第3/3页)

路过的韩非顿时横眉怒目:“可、可有此事?”

“你听他瞎说,他有凭证吗?”刘季不认。

“我有。”张良淡定道,“他抄的就是我的。我可以把那篇一字不落背下来,刘兄能吗?”

“韩子明鉴,子房他钓鱼!这明显就是他的陷阱,他故意把文章弄丢,让我捡到,还用了不一样的字迹,就为了引我上钩,这简直太阴险了!先生应该罚他!”刘季立刻反应过来,振振有词。

“太、太子以为呢?”韩非听完,却问李世民。

“嗯?”李世民发出个疑问音,歪了歪头。

一堆先生们都在,这么点蚂蚁大的事。韩非为什么要来问他?

浮丘伯也走过来,笑道:“我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这也是小事,正好我们太子在,就交给太子决断吧。太子想怎么处置抄课业的刘季?”

“怎么又要处置我?我都上了两个月算学课,抄了多少本书了。”刘季讨价还价。

所有人都看向李世民,他犹豫了一下,思量道:“那便抄秦律吧。”

话音刚落,刘季就发出了惊天爆笑:“哈哈哈,你门齿长出来了,但左右那两颗怎么也是空的?难怪你不讲话,这掉的也太多了吧?都扎堆了哈哈……”

只有他一个人笑也就算了,其他人也跟着笑,连韩非都颇觉解气似的,补充道:“兴、兴许是太子甜食吃多了。”

“才不是!”李世民小小地炸了炸毛,但一开口又露馅儿,羞窘而控诉地望着他们。

荀子慢悠悠踱过来,温和地安慰道:“凡是幼童,没有不换齿的,自然之道,有何可笑?笑话你的人,难道自己没有齿么?”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俯首,敛去玩笑之态。

“哼。”李世民撅起嘴,被荀子摸了摸头。

“尔等谁先开讲?”荀子期待地问。

“我来吧,野人献芹[1],以引明珠。”浮丘伯主动道,“非兄可得打好腹稿,我等会可不会嘴下留情。”

“这里可……可是秦国。”韩非自信地回答。

秦国可不缺法家。

“非兄莫忘了,这里也是太学。”浮丘伯也很自信。

荀门精英几乎全在这,——除了还在兢兢业业上班的李斯。而这些同门里,儒家弟子呈压倒性的优势。

不提荀子和李世民这两主张儒法并行的,荀子是太学祭酒,不好再参与这样的辩论了,只安心观看就好;秦国太子也不太适宜在这么大的场合掺合,那不符合秦国国策,他们父子说好的,暂时先别动摇法家地位。

何况太子困扰在换牙的问题里,他才不参加呢。

他只要看热闹就好了,顺便让张良看管刘季抄秦律。

台上浮丘伯和韩非在文采风流、结结巴巴地辩论,台下刘季和张良在有来有往、插科打诨的吵嘴,李世民两只耳朵各听各的,别提多有意思了。

金乌西斜,太子和先生们告别,早早就往宫里赶。

“阿父,猫猫找到了吗?”李世民左顾右盼,到处寻找那个玄色的一团毛绒绒。

嬴政的面色很平静,却俯身把太子抱起来,像抱着他走进太庙那样,让他稳稳地坐在自己臂弯。

孩子渐渐大了,来去如风,嬴政极少再用这种抱幼崽的姿势抱他。

“你先别哭。”嬴政低声道。

“我为什么要哭?”李世民有点懵。

“你的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