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说话间,李世民把萧何打量了一遍。
萧何比刘邦大一岁,普通小吏家庭出身,父亲是吏,他自己也是,如今一下子跳了好多级,直接拔擢到咸阳来,他依然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在李斯手下处理文书干得非常出色,又被李斯推荐给了秦王。
这年头推荐人,可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推荐的人出了差错,自己也要被牵连。
才认识几个月,李斯就敢推荐萧何,可见其能力卓绝。
他家底不厚,衣着相对朴素,灰蓝的细布深衣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头发也一丝不苟地束在竹皮冠里。
那好像也是刘邦编织的,这家伙到底送了几个人?
李世民看萧何看得很顺眼,比狐狸看葡萄,黄鼠狼看鸡,还要顺眼,便笑得越发和蔼。
萧何立即躬身俯首:“多谢太子美意,臣可以解决,还是不耽搁太子正事了。”
“我没什么正事。”李世民饶有兴趣,“你这车是租来的吧?”
“是的,太子慧眼如炬。”
“上面都有标记的。”李世民对他不走心的恭维毫不在意,继续搭话,“租来的车子坏了,你要赔钱吧?”
萧何轻微地叹了口气:“的确如此。”
“不仅要赔钱,你还会迟到,因此耽误正事,那可麻烦了。”李世民笑道,“上车吧,我捎你一程。”
“太子顺路?”
“你去哪我都顺路。”
“臣闻到了桃花香。”
“无妨,我的桃花很乐意看我帮助人才。”
一来一往间,含蓄地交流了几句,萧何是真的赶时间,不得不选这最近的法子,给了车夫钱,让他去还车加赔偿车损,然后拎着个竹匣,上了太子的车。
“往金匮石室去吗?”
“太子明睿。”
“你能夸得再认真点吗?”
萧何笑了笑,自然了许多,依旧恭声:“多谢太子援手。”
他离李世民足有两丈远,不但避开了那开得很盛的桃花,甚至好像连一点香气与花瓣都不想沾染。
这人也是个慢热谨慎型的,一见如故不适合他,需得投契合缘,在各方面都符合他的交友条件,才会交心,不然就算认识二十年,也还是不咸不淡的同僚。
但萧何与刘邦交好,这是否说明,他也会欣赏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自成一派的人物?
“把你从廷尉府调到治粟内史手下做均输官,是我的意思。”李世民挑起话题,“于你而言,哪边干得更顺手些?”
三十来岁的萧何,是个万能型人才,在哪个部门都能很快上手,且做得很好,但刚来咸阳没几月,好不容易和上司下属都混熟了,每日按时上班,处理案件卷宗,通晓秦法的运用,正如鱼得水呢,忽然换了个陌生部门,心理上还是觉得有那么点仓促的。
“太子厚爱,臣感激不尽。”
“你要是这样敷衍,我可就把你丢吕不韦那里出使草原了。”李世民瞟他。
萧何顿了顿,只好道:“论理,臣更喜欢做廷尉府的卒史。”
“为何?卒史可比均输官的官职要低。”
“卒史大多时候都在跟竹简卷宗打交道,忙碌但安定,我知道我每日要做什么,昨日今日和明日,不会有太大差别。”萧何如实道来,“均输官要负责的事务更多更杂,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大,一旦各处的将领上奏委积有问题,不管是慢了还是少了,都是均输官的过错。”
均输官掌管物资调运,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长途还是短途,打仗还是征粮,都要从他这儿过,确实是个极为重要而忙碌的职位,尤其对现在的秦国来说。
“你不想担责?”
“臣不敢担责,臣担不起。”萧何略有点无奈,“别的不说,光送往楚地的委积,就是一个麻烦事,更别提还有那么多驻守各地的秦军。粮草与民夫的调配,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全都得算我头上。”
这里面有个微妙的官场问题,那就是即便萧何没有出问题,他还得替同僚和上司查漏补缺,不然出了事,还是会推他出来顶锅。
因为他是新来的,没有根基,而其他人,尤其治粟内史隗状,都已经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了。
他们都非常了解官场和工作流程,而萧何却还要熟悉这些,这个时候,他一点错都不能犯。
“我相信你的能力。”李世民坦坦荡荡,“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臣都没有这么自信……”萧何的声音低了低。
等到了金匮石室,李世民却没立刻走,而是引萧何坐下来,卫尉在外守着,有长谈之势。
“楚地的大战已经结束了,诸位将军滞留,是为了防止生乱。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会陆续撤回来,李牧会调往代郡,把蒙武换回来,蒙恬和李信也都会回咸阳。王翦的大军在班师的路上了,他的部属最多,供给的也最多……你多费心,最忙的就是这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