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3页)
“臣知道。”萧何的面色都有点灰暗了。
“王翦一回来,你就轻松很多了。”
萧何欲言又止。
“你不信?”李世民奇怪。
“还有齐国……”
“哦对,还有齐国。”李世民满不在乎道,“就剩齐国了,田建会自己投降的,这个不用打,你不会很忙。”
萧何刚要松口气,太子就笑了:“等战事全部结束,这个均输官你也就不用干了。”
萧何一怔,茫然道:“何意?”
“到时候会升你做太仓令,负责整个秦国的粮食管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提前跟你交个底。”
这升官升得跟山航旱地拔葱似的,屁股还没坐热呢,就直冲云霄,搞得萧何都有点晕乎了,不由问道:“臣可否问问是何缘故?”
“六国的土地比秦国大得多,要把这些地方全都吃下来,是很难的。人心思旧,战国纷乱已经数百年了,很多人都有着很顽固的观念。”
太子娓娓而道,“这些就不必详说了,你都明白。而这其中,最容易生乱的,是六国的豪强贵族们。尤其楚国,它本身就极乱,楚王的政令都难以通达,地方上的封君们个个有自己的部族,同气连枝,部曲数千,土地万顷,在自家地盘俨然国君一般。”
萧何点了点头,无需多言,就能明白太子的顾虑。
“大秦要迁十几万的旧贵入咸阳,收其田地再重新分发,这是个很漫长而要紧的事,需要一个非常妥帖的人来办。”
“臣只怕辜负王上和太子厚爱。”
“你不会。”李世民笃定,“再过两年,你可能会升治粟内史或廷尉,日后,做我的丞相。你看你的名字,就很适合做丞相。王绾,姜启,隗状,李斯,萧何……放在一起,是不是很顺?”
萧何轻嘶了一口气,像被满天的金饼砸地上了,一时不觉惊喜,反而压力顿起。
他沉默许久,仿佛有很多顾虑,李世民便主动道:“你在想什么,可以告诉我吗?”
“臣不敢说。”
“说吧,刘邦难道没有告诉你,我是个不会因言治罪的人?”李世民拿他们都很熟的刘邦做了个中间人,萧何的神色果然缓和了些。
但他仍犹豫而纠结着,似乎觉得不能问,不该问。
李世民又退一步,让卫尉离得远些,温声道:“现在这里除了简书,就只有你我,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动怒。你可以相信我了吗?”
萧何微微动容,低声道:“那臣便冒犯了。”
“说吧。”
“杀项氏,是为了借楚巫之事,震慑这些旧贵吗?”直到现在,萧何才说出了第一句越界的话。
于他而言,这算是交浅言深了。
“算是吧。”李世民自然无法言明,那些关于未来的、玄之又玄的东西,对外,就只能是这个理由。
而秦臣和楚国贵族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巫女的母族,就是项氏,太子在寿春中毒,不仅楚王吓得够呛,加快了所有流程出降,一路上都不敢出任何幺蛾子,所有楚巫都如大祸临头,生怕被五马分尸。
秦国借机清洗了一波比较跳的,项氏就掺杂在其中。项氏几乎族灭的消息传开后,屈氏景氏等都如履薄冰,夜不能寐,有不少人连夜收拾点钱直接跑路了。
但现在除了齐国,又有什么地方可逃呢?
“臣可否多问一句……”
“你问吧。”
“太子中毒,是故意的吗?”
李世民惊异地看着萧何,对方垂眸敛目,恭恭敬敬,完全看不出这个人刚刚说了多么石破天惊的话。
他是故意的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好就好在,他既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地回答。
就像前世在东宫,他喝下那毒酒,真的完全是个意外吗?
他在东宫和齐王府投了那么多间谍,李建成和李元吉前脚开会密谋了什么,后脚就有人递消息到他手里,交代得一清二楚,连细节都不缺。
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毫无防备,一点消息都不知,赴了东宫的约,饮下了毒酒吗?
同样的,明知那个巫女当年与熊启兄弟勾结,意图颠覆秦国,她还有操控蛇虫的本事,他都认出她了,还与她叙话,给她下毒的机会,竟真的如此轻忽大意吗?
连嬴政都没有问,萧何怎么敢问出口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还不是智者。”李世民淡淡道,“一时疏忽,为人所趁,这个理由可以说服你吗?”
萧何顺势点头:“自然可以。太子为楚巫所暗算,其罪自然在楚巫,也在楚王,牵连多广都不为过。诛三族,都可以,合于秦法。”
这人表面上就坡下驴,回答得很得体,但李世民直觉,萧何没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