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南溟吹浪(六)

五丈见方的房间里。

申少扬和祝灵犀缩在巨大的丹炉里面, 谁也不敢动一下。

“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无人能听见的灵犀角里,申少扬疯狂提问,“他不是刚刚才出去吗?难道就不打算在舰船上溜达一下, 看看风景?”

祝灵犀连话都懒得答。

她怎么知道?

她被这开场不利的局面哽得无语了——她和申少扬好不容易从舰船弟子那里摸来了开门的玉珏, 刚潜入房间不到半盏茶的功夫, 还没来得及四下查探一番,这间房间的主人就回来了。

两人迅速打量房间,发现房间里根本没什么可供藏身的地方,连柜门都是敞开, 里面隔断成数格,根本挤不进一个人。

匆忙之下, 申少扬灵机一动,对着房间正中那座硕大的青铜丹炉指了指,两人一前一后地跳进丹炉口,吃了一嘴的炉灰。

大约是普通思路很难想到丹炉里还会藏着人, 房间的主人进了门,当真没有发现他们俩的存在, 自顾自地走到蒲团前坐下。

这么一坐,就是长久的沉寂。

祝灵犀和申少扬大气也不敢出,把气息掩藏到极致, 只能借着灵犀角交流,奈何置身炉中,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况。

未知才是最让人忐忑的。

身侧申少扬还在灵犀角里纳闷,“不应该啊, 不是扔出来‘大吉’吗?”

这到底吉在哪里了?

祝灵犀忍不住了。

她极轻微地动了一下。

“你干嘛?”申少扬立刻拉住她,在灵犀角里一个劲问,“别被他发现了, 他修为很高的。”

祝灵犀无言。

这时候申少扬倒是知道对方修为高了,怎么刚才提出要潜入房间的时候没这个觉悟?

她幅度很小地挣开他的手,极慢地朝边上挪了一点。

在她的身侧,有一个气孔,正对蒲团。

祝灵犀凑到了气孔前,透过气孔,向外望去,她实在想看明白外面的人究竟在做什么。

她的眼瞳忽然一缩。

“怎么了?”申少扬感受到她的手变得僵硬,在灵犀角里问。

祝灵犀没有回答。

丹炉外,微微沙哑的声音突兀响起。

“三百春秋,十万朝暮。”嘶哑的声音像是朽木强为雕,一半伶仃,一半枯槁,“日夜勤拂拭,不敢忘漏……”

“……为何拂不完?”

申少扬听不懂,胳膊肘很轻地碰了祝灵犀一下。

祝灵犀的声音透过灵犀角传来,好似连神识也打着飘儿,“他在擦我们上清宗的道心镜。”

申少扬满脑门疑问。

道心镜是什么?

祝灵犀看了他一眼,无奈地抿了抿唇。

上清宗是当今五域中少有的注重修士心性,胜过注重神通的宗门,每个上清宗弟子入道前的第一课,绝对是师长的教诲:

“修仙先修心,神通为外物。”

因此上清宗弟子以克己自持、清心寡欲为最佳,以修持道心为求仙之路,与别家都不同。

道心镜就是上清宗拿来检测弟子道心进益的工具。

申少扬发愣地望着她。

“这么说来,宫执事和这个人的联系果然很深。”他恍然大悟般说,“连你们宗门的法宝都偷出来给他了。”

他根本没有听说过道心镜这样的宝贝,肯定是这东西很珍贵,令上清宗敝帚自珍。

祝灵犀被他这句话梗得顿了一会儿。

“道心镜并不是什么珍贵法宝。”她微感尴尬地说,“几乎每个上清宗弟子都在道心镜前照过,这东西之所以没有流传五域,只是因为除了我们上清宗之外,没有人需要它。”

上清宗以外,少有人注重修持道心,还不是一抓一大把的元婴?

可见能不能修练到元婴期,和是否修持道心,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既然不存在必然联系,道心镜在上清宗之外,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申少扬似懂非懂。

灵识戒里,忽然传来沉冽的一声问,“道心镜?”

申少扬想起,曲仙君说过她的道侣来自上清宗。

——前辈也是上清宗的弟子。

冥渊下,卫朝荣的神色微微古怪。

“你问她,确定使用道心镜测探道心是上清宗的传统?”他问。

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申少扬看看祝灵犀,重复了一遍。

祝灵犀答得很肯定,“这个自然。”

“从我踏上道途起,每一次突破后都要在道心镜前走一遭。”她说,“这是我们宗门的传统。”

“道心镜是谁弄出来的?”

祝灵犀一怔。

她竟答不上来,甚至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也许是太常见,便没人去想这东西的由来?”她自己说着说着竟不确定起来。

——可上清宗日日有弟子需要用到道心镜,就真没有人提及道心镜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