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南溟吹浪(六)(第2/3页)
卫朝荣的神色愈发怪异。
他静静地伫立在乾坤冢里,长久地沉默。
申少扬忍不住问,“前辈,这个道心镜有什么问题吗?”
卫朝荣默然。
千年前的上清宗也注重修持道心,但千年前的上清宗弟子根本不用道心镜。
“倘若神通为外物,那么借助道心镜,是否还算修持道心?”他淡淡地问,声音寒峭,“分明是要不借外物修练道心,为何又要求诸外物?”
一面修持道心,一面还执着外物,上清宗如今的路两头不着落,他竟猜不明白。
几分古怪。
申少扬没听明白,什么修心、外物,对他来说都太玄妙了。修练不就是打坐冥想,汇聚灵气吗?怎么还有那么多讲究?
一千年实在太久,久到尘烟隔世。
卫朝荣轻叹一声。
“算了。”他意兴阑珊,“不必再问了。”
一身魔元,问什么道心?
申少扬很想挠挠头,可是忍住了。
他怕丹炉外的人听见声响。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祝灵犀见他半天没反应,板正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除了我们上清宗弟子,没有人会照道心镜。”
更何况那人方才还说,三百春秋,十万朝暮。
三百年。
“他必然是我们上清宗的人。”祝灵犀怅然说出推断,“所以宫执事才会为他掩饰。”
她心绪复杂极了。
申少扬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怪不得他在舰船上大开杀戒也没人知道,要不是戚枫认出了他,我们也不会知道。”他惊愕,“他刚才说什么抹不干净尘灰,是不是道心出问题了?”
祝灵犀轻轻点点头。
站在道心镜前,倘若镜面明静如水,那就说明道心纯粹,若蒙尘,则说明还须静修。
尘灰越多,道心越乱,最严重时,就会走火入魔。
方才祝灵犀短暂一瞥,望见那人手中的镜面上满是尘灰。
她从没见过谁的道心镜上有那么多尘灰。
“我们不要轻举妄动。”她对申少扬说,“这人的道心很乱,应该早就走火入魔了。”
谁也不知道走火入魔后的修士会想些什么,又能做出什么事。
“等他离开房间,我们立刻出去。”她说。
安全最重要。
申少扬有点不甘心,但被祝灵犀严肃的目光盯了一眼,只好点头。
祝灵犀松了口气。
她想了想,再次倾身,朝气孔处望了过去。
白衣男修盘腿坐在蒲团上。
他身形极高大,好似有一身又硬又冷的傲骨,可他的肩背却微微佝偻着,仿佛挺不直。
圆盘般的道心镜被他攥在手里,尘灰遍布镜面,隐隐约约映照出他略显疯狂的脸。
突然,他抬起了头。
祝灵犀的呼吸一滞。
那是一双冰冷无情的眼睛。
“逃!”没有一丁点犹豫,她在灵犀角里断然说,“逃!”
他们被发现了。
白衣男修脸上略显疯狂的神色消退了。
他的神情冰冷,像冬夜的惊雷,探出了手掌。
四周的符阵一瞬成了囚笼。
祝灵犀从踏上仙途起就开始玩符,执笔画符的时候有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入门后的第一堂符箓课,别人还在照本宣科,为一枚入门级的感气符苦思冥想,她已挥笔立就,令授课的老师止不住地惊叹“有这般天赋,我又能有什么可教你的”。
她被人称为“小符神”。
可是这一瞬,她竟觉得自己根本不懂符箓!
那根本不是纯粹依靠庞大的灵气堆积起来的符阵,而是超越了灵力与技法,近乎道法的存在。
她动弹不得,她不知自己究竟能怎么动。
“祝灵犀,”申少扬的声音在她耳边嗡嗡地炸开,“抓住我!”
她的手比她的思维更快捕捉到他的踪迹。
衣角攥入掌心的那一瞬,她身侧爆发出一道夺目的寒芒。
没有四周的符阵那样声势浩大,也没有那样繁复的纹路,只是一道刺眼夺目的光。
但这光照破了一切。
四面的符阵轰然碎裂,坠落成灰,原本整洁的房间里落下一道深深的划痕,丹炉从中裂开,一分为二,碎落在地上。
“嗯?”灵识戒一声微讶。
“原来是他。”卫朝荣意外。
申少扬在极度紧绷里追问,“前辈,你认识这个人?”
卫朝荣语气淡淡,“见过。”
“以前一个同门,没打过交道。”他说,“眼熟而已。”
不知为什么,申少扬觉得前辈提起这昔日同门的口吻,显然兴致不高。
得不到提示,申少扬只好握紧手中的剑。
极致的喧嚣后,是极致的死寂。
其实前后不过是一个呼吸、一次交手,但谁也没有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