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3页)
罢了。
如今的太子已是德昭。
【刘彻:别侮辱朕的功绩!】
【秦念:你应该说“别来沾边”。】
【刘彻:别来沾边。】
刘彻从善如流。
这四个字确实更能表达他的本意。
刘彻对此很是满意。
【赵匡胤: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怅然。
【秦念:由攻转守,指的就是只能被动防守。由于“制图授略”“文臣监军”在你大宋成为定制,你大宋的军事为群里垫底,人送外号“大怂”。】
有人为了洗白赵光义,将“制图授略”“文臣监军”说成是为了矫正五代十国的混乱——为了扭转“兵骄逐帅,帅强叛上”,赵光义只能以这种方式管理武将。
但五代十国与赵光义之间还隔了一个赵匡胤。
赵匡胤的军制改革已经做到军权集中于中央,这时候的大宋可不是大怂,军事实力相当强,十几年间吞并荆湖、后蜀、南汉、南唐。
高梁河之战赵光义战中怯逃致使宋军溃败,宋将在知道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却并没有强行拥立赵德昭。
足以说明武将叛变问题已经在赵匡胤的一系列军事改革中得到有效遏制。
偏偏到了赵光义时期,就变成“制图授略,远程遥控”“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致使军队战斗力陡降。
这分明就是赵光义自身能力不强导致疑心病过重,对军队失控的恐惧到了病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