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3页)

秦念这里用了一点话术。

唐朝的农民起义那是真玩命,但宋朝喜欢“招安”,很多“起义”的目的并不单纯。

甚至不乏地方官吏与“起义军”勾结,再行“招安”的操作。

但这不重要。

她看出赵匡胤的扮演者是在给她垫话,目的肯定是改写宋朝的文官剧本。

【赵匡胤:我朝往后不得有“八议”“刑不上大夫”之说,一切罪行皆依照律法论处!】

【赵德昭:遵诏!】

【秦念:朕再补一个建议:等到国家财政富裕至足以高薪养廉之时,就应提高对官吏、将士的待遇,并收紧律法为贪赃从重。】

【朱元璋:高薪养廉?】

朱元璋不解。

他认可贪赃枉法不能轻饶,如今他就是这么做的。

也正是知道宋亡于过于优待官吏,故而大明的官吏俸禄远低于宋。

【秦念:低薪养不出廉洁的官吏,具体原因等到你的话题再说。】

不是说明朝就没有廉洁的官吏。

比如海瑞就是著名的“海青天”。

但那是因为海瑞属于极为难得的生性刚正的官。

没有高到一定境界的道德水平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很难在明朝当清官。

【朱元璋:……】

即便秦念还没有细说,朱元璋已是脸色铁青。

“低薪养不出廉洁的官吏”。

大明这些杀之不绝的官吏,难道是他的错?

【赵匡胤:高薪养廉,朕记下了。】

作为一个了解人性的皇帝,赵匡胤不需要秦念细说,就知道此言实为至理。

大宋两朝的吏员将士皆喜,但许多高官显贵的脸色就相当难看。

“高薪养廉”——

高薪之下,他们想要私下结党的难度就会陡升。

这秦念果然是暴秦之后!

………

李世民再叹。

叹的是“低薪养不出廉洁的官吏”。

大唐如今给官吏的俸禄高吗?

比宋穷三倍,连赵匡胤现在都不能高薪养廉,显然大唐也不可能。

自天幕出现,李世民发现治国的难度正随着话题的增加而增加。

虽叹,但更多的是喜。

比起不明不白地埋下亡国的隐患,不如在他治政时就将这些问题尽可能予以解决。

如此,交给雉奴的天下才不会隐患重重。

大唐的万民也将不再那般“苦”。

【秦念:你朝亡国,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三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