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3页)

如果是这样的昏君,武曌篡位倒不是不能理解。

一定是这样,不然雉奴的排名也不会这么高。

这李旦、李显……一个平庸,一个近乎昏庸,这两人是怎么从武曌手中夺回皇位的?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李治:弘儿怎么了?】

见到阿耶之问,李治已然冷静下来。

此前秦念说“乱臣贼子”时,武曌位列其中,显然皇后就是篡位登基。

既然不是篡自己的位,那应该就是篡第三子李显之位。

后来又还政于李旦或李隆基——既是李姓,就应是他与皇后的后人。

就李显李旦李隆基这三人的声誉排名,李治甚至认为皇后篡位情有可原。

当然,他的脸色还是很不好看,也不愿意回头看皇后。

只是先问太子的情况。

若是聪慧如弘儿登基,皇后必然不会篡位。

武照暗自松了口气,恐慌已一扫而空。

【武曌:弘儿是病逝。秦皇,朕已命当初为弘儿诊治的太医呈上病症,你可否为弘儿诊治?】

【李世民:雉奴,你们……?】

李世民满头问号。

不仅是他疑惑,多智如房玄龄杜如晦都感到茫然。

啊?

太子与武曌是熟识?

熟识到得知武曌篡位之后,居然丝毫不怒,还问及他人之事?

这“弘儿”又是谁?

为何太子与武曌似乎都对他极为关爱?

【李治:……】

李治实在不知道怎么跟阿耶解释他跟皇后的关系。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与阿耶谈及此事。

……他以为至少也得等他死后,才需要向阿耶请罪。

【秦念:把症状发上来吧。】

秦念再度拨通了李爷爷的电话。

果然,武曌给出的症状与脉象也不是随便编的,李爷爷诊断出的结果是慢性迁延型肺结核。

………

天幕陷入短暂的寂静,都在等待秦念给出诊断结果。

李隆基不是蠢人,而李显李旦身边也有聪明人。

………

在太子李隆基的提醒下,李旦意识到天幕中间的对话是怎么回事:

母后在向后世秦皇询问兄长病情的治疗之法。

太宗皇帝、父皇、母后都不是在天有灵。

而是如自身一般,皆处在为帝之时?

【秦念:这病在李治时期属于绝症,无法根治,只能延缓病情。】

十五岁的李弘早就开始监国,也在朝会之列。

看到后世秦皇的诊断,怔然间看到父皇母后皆眼眶泛红,亦是落下泪,拜倒在地:

“儿臣不孝,让父皇母后为儿臣忧心!”

“快起来,地上凉!”

见李弘不肯起,李治连忙上前,与武照一起将太子扶起。

【武曌:……能延寿多久?】

武曌怅然,但也只是怅然。

长子已离世多年。

【秦念:不劳累,不烦心,谨遵医嘱。虽然不能根治,但大概率能走在李治后头。】

【李治:……】

【武曌:陛下享年五十有六。】

长孙皇后悄悄擦拭眼泪。

还好,这武曌与雉奴关系莫逆,又不是篡雉奴的皇位。

雉奴应是寿终正寝。

五十有六,虽非长寿,但也不是早逝。

先前秦皇说过风疾的医嘱,雉奴的寿数还能更长一些。

这李弘……应是雉奴的孩子?

【武曌:谢秦皇为弘儿诊治。】

【李治:谢秦皇。】

李治自知多病,一直认为自己寿数无多,不想寿数竟是长于阿耶。

……皆因皇后为他分担政事之故。

“不如为太子择贤能女子为妃?”

李治询问皇后。

武照当然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是想要寻一女子为太子分担政务。

如此,就不必更易太子,弘儿依旧能得以长寿。

她没想到的是李治其实还有未竟之言。

——若不能寻到如皇后这般聪慧的女子,待弘儿继位,李治决定依旧让皇后摄政。

皇后的声誉排名甚至在他之上,李治信任她的能力。

“陛下不如询问秦皇,可有如此女子可为太子妃?”

李弘茫然:怎么突然就从他的病转到了给他找太子妃?

【李治:秦皇,你可知何家女子可为太子妃,为弘儿分担政务?】

李世民欲言又止。

显然,弘儿是雉奴的太子。

既是体弱至此,雉奴不该更易太子吗?

怎么会是想要择女子为其分担政务?

难道李弘是雉奴的独子?

李弘因病早逝,雉奴不得不让李弘的幼子即位,于是被托孤大臣武曌篡位——

也不对,此前雉奴似乎并不认识武曌,武曌夸赞雉奴之时,雉奴并没有予以回应,两人并非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