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3页)
【李治:?!】
【武曌:?】
【李显:……】
【李旦:朕绝无伤及妹妹性命之意!】
李旦确实无此意!
他此前一心想要在妹妹与太子间寻求平衡。
如今想要彻底禅让,也是不愿意对妹妹下手。
【李治:显儿,你要杀太平?】
【李显:……】
李显不敢作声。
其实早在太子李重俊谋反时,他就有杀李旦和太平公主的想法,只是御史中丞萧至忠泣奏:
“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
他这才放过他们。
“阿耶!你先前放过相王,结果却是相王篡位!你不能再姑息他们了!”
安乐公主再度进谏,欲杀李旦三人!
【秦念:因为李显废物,他的皇后是废物,他想立的皇储安乐公主也是废物。】
【秦念:李治,赶紧想办法救一下。不然太平和李隆基都死在这三个废物手中,这个时期的大唐怕是要亡得更快了。】
“万骑军!你们要助纣为虐,杀吾与李隆基,致使大唐早亡吗?”
太平公主突然站起,厉声喊道!
羽林军许多军卒面露茫然。
“诛逆贼!速诛逆贼!”
见禁军竟有迟疑之色,安乐公主顾不得先求阿耶,连声勒令他们动手!
………
秦念判定废物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拿着什么牌打出了什么效果。
李显就不说了,史书认定的废物。
韦后和安乐公主这母女俩,有着李显的极度偏爱,还能在李显死后秘不发丧一日,以令韦氏家族掌控禁军。
结果十九日后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诛杀。
先机占尽,结果惨败。
这不叫废物叫什么?
至于为什么说李显想立安乐公主为皇储,则是出自上官婉儿的墓志铭:
“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
上官婉儿冒死四谏来阻止李显立安乐为储,第四次“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饮毒后差点死了,是李显怜惜她的才能与坚贞,让太医将她救了回来。
这就说明李显必然有立女儿为储君的念头,上官婉儿才会如此死谏。
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书写悼词“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显然,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人,忠于李唐。
不过李隆基篡改历史,《旧唐书》的记载是上官婉儿劝韦后行武则天之举,还与武三思私通弄权。
【李治:李显!你不得……】
“陛下,应直接择定太平为皇帝!”
武照却是想到李显的数次沉默,果断谏言道。
李治早就习惯采纳她的谏言。
【李治:李显无能,当以太平为帝!】
太平公主大喜:
“先帝诏令、以吾为帝!万骑军,为朕诛逆!”
羽林军为禁军主力,本为太宗时期的百骑,后为阿娘扩至千骑,又被李显置万骑。
她此前没有阿耶诏令就敢站起来策反他们,是因为她知道羽林的将领与李隆基暗中结交,而羽林军的士卒们出身多为六郡良家子。
太平公主就是在赌他们更忠于太宗与高宗,而不是登基未满四年、纵容妻女跋扈虐下的李显!
李隆基看着万骑士卒皆应姑母之言,心绪极为复杂。
他暗中与羽林军中上层将领结交,但只要李显还活着,他就很难鼓动羽林军弑君。
如今姑母得皇祖父诏令,得位极正。
又不像李显三人那般无能,不可能给他登基的机会。
他甚至不认为姑母会放过他。
………
秦念看着李治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话,很快就猜到原因。
李治的扮演者真是个天才!
这是在扮演被武则天劝说后改主意?
太细节了。
【系统:检测到嘉宾组成员“李显”已死亡,检测到李治已确立李太平为皇帝。】
【系统: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李太平。】
就是系统太出戏了。
完全辜负了李治的好演技。
上次赵德昭杀赵炅也是这样,简直就是现杀。
不对,赵炅好歹还挣扎了一下,假装正在被杀。
这李显死得也太迅速了吧?
演都不演了!
比这更让秦念无语的,是太平公主被起名李太平。
太扯了吧?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原名,李令月之说是对“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的断句错误。
“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是错误断法,“令月嘉辰”其实是固定句式。
但随便编个名字,也好过李太平。
秦念摇摇头。
估计甲方是重金请人扮演历史人物,却忘了系统管理员也得找个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