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3页)

其所思所言也都在理,刘秀不会因她这点讥讽而动怒。

正相反,他立即决定虚心听教。

【刘邦:吾亦恭听之。】

【秦念:刘小猪?】

【刘彻:……朕亦听之。】

若不是实在想知道西汉因何而亡,刘彻才不会这般忍受秦念的戏谑!

那个以德治国的蠢物究竟是谁的子嗣?

………

各朝皇帝皆紧盯天幕。

这次天幕规则没有限制秦念详述一朝亡国之因。

——以往秦念只能提及某朝亡国与某事有关,却不能尽述所有缘由。

因为此前话题,都没有像这次一样额外开放“亡国之君”的话题。

王莽于汉成帝时期入仕,历经西汉亡国的全过程。

西汉之亡,可以成为各朝的以史为鉴!

若是天幕出现之前,唐宋明三朝的皇帝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不知西汉为何而亡,东汉的皇帝更不会想到自己需要去询问后世的皇帝。

可如今他们发现,唯有秦念不为儒学思想所误,其所思所言异于常人又切中要害。

【秦念:两汉唐明的亡国主因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土地兼并。】

【朱元璋:宋朝的土地兼并为何未成亡国主因?】

朱元璋知道秦朝无土地兼并之患。

可这宋朝又是为何?

【秦念:宋朝连大一统都没完成,其亡国主因在于文兴武废,土地兼并属于次因。】

【赵匡胤:北汉已降,此战不仅统一中原,更是全歼辽国援军,获马数万。朕必会收复失地,完成大一统。】

四十日前,赵匡胤派七路兵马奔袭晋阳。

其中两军前去阻截辽国援军,而另外五军围攻晋阳。

刘继元被围二十日,没等辽国援军抵达就投降。

因天幕之故,大宋军心前所未有的稳固,昼夜攻城不止。

但最大的原因,竟是宋军围城之下,晋阳城内能看到天幕的人越来越多。

晋阳城内已然内乱,刘继元被迫出城投降。

曹彬接管晋阳之后,让阻击辽援军的两军隐匿主力,佯败诱使辽军深入。

最终全歼辽军,获马数万。

此捷报于今日传到京师!

而随着赵匡胤这句话现于天幕,他的民心再进一位,已排到第七。

【秦念:这倒是个好消息。】

【赵匡胤:此番歼灭辽军,杨业有夺旗之功。】

杨业作为忠君之人,在北汉主刘继元派亲信劝降之前,他看不到天幕。

他解甲投降后,才知道城内因“天幕”而乱,并不是有人妖言惑众。

得知“刘继业”能够看到天幕后,曹彬亲自向他宣读陛下的赐名圣旨,并将降军交由他统领。

故而才有了这夺旗的军功。

【秦念:不愧是杨将军,放心,这次不会再有文臣监军逼你出战。】

杨业:“……”

此战事了,潘将军与他详述此前的天幕。

他当然知道原本的历史发生了什么。

但杨业没有因此对原先那位“宋主”生怨。

“绝食三日而死”,必是因其于他这个降将有重恩,才会如此报效。

正如此世宋帝因天幕之故,就提前书写圣旨重用他,杨业也愿意为之效死。

………

斩将、夺旗、陷阵、先登,是古代战争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军功。

其中夺旗是夺取敌军帅旗。

冷兵器时代,士兵都是跟随旗帜作战。

一旦旗帜被夺,必然引发士兵恐慌,甚至溃退。

秦念很喜欢扮演赵匡胤的同事对杨业的这一安排——歼灭辽军的夺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