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秦念:说回土地兼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地主隐匿土地与人口, 致使国家收取的赋税减少,从而不得不提高赋税,使得更多农民破产沦为佃户或流民, 自此形成隐户更多赋税更高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之前说过就不多说了。】

刘庄刘炟知道,秦念这段话是对不知前事的他们所言。

【秦念:其次就是权贵豪富掌控了足够的土地之后,就必然削弱中央集权,甚至对抗中央——刘炟,建武十五年刘秀推行度田令,清查各州郡的土地与人口时,发生了什么?】

刘秀看向上半句的“对抗中央”。

两年后他推行度田令,地方权贵豪富就试图对抗中央?

至于秦念询问刘炟, 让刘秀不由得想起第一个话题时, 总被秦念询问的昭帝。

刘炟的声誉排名不及昭帝, 大约就是过于善待儒家官吏,使得土地兼并问题恶化。

秦念愿意教他,这是好事。

【刘炟:……次年,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 坐度田不实, 皆下狱死。】

刘炟的迟疑, 是想起刚才秦念说他善待官吏会致使百姓受苦。

之前他不明白。

然而只是这一个问题,刘炟就已惊出冷汗。

………

刘秀冷眼看着天幕。

河南尹,如今还是河南郡。

都城洛阳在此,定是他在未来三年内将河南郡守更名为河南尹。

张伋是刘秀信任的重臣,才能担任如此要职。

结果度田令下, 张伋却与权贵豪富勾结欺君?

【秦念:然后呢?】

秦念看出刘炟的答话很讨巧, 这就是《后汉书》的原文。

《后汉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但范晔编纂史书时, 必然会参考东汉的史书,这段话有可能是东汉时期史官记载的原文。

刘炟用这段话进行回复,倒也说得过去。

【刘炟: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

郡国世家及豪强私兵与群盗勾结到处攻打劫掠,杀害当地官吏。

郡县追讨时,官兵一到盗贼就解散,官兵一走盗贼就聚集。

刘秀猜得出这些“盗贼”为何清楚官兵的动向——必有地方官匪勾结之故。

原来这就是秦念所说的“对抗中央”。

【秦念:情况最严重的是青、徐、幽、冀四州,为什么?】

【刘炟:……这些地方土地兼并最为严重。】

刘炟本想说“世家豪强势力最为集中”。

但这么说有把所有世家豪强都视作叛贼之意。

犹豫间,他还是改成了秦念之前提过的土地兼并。

【秦念:如果你现在派使者清查地方隐匿了多少土地与户口,你觉得世家豪强出身的儒家官员是会配合你,还是以“与民争利”的借口阻止你,甚至是重演刘秀时期的群盗并起?】

【刘炟:……】

刘炟如遭雷击。

“与民争利”正是儒臣阻止他施行官盐铁、均输平准的理由!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善待儒家官吏并不是对百姓的仁德。

而对于秦念之问,刘炟心中已有了答案:

儒臣不会配合他,若他强行清查,则必然引发“群盗并起”。

【秦念:你善待那些为权贵豪富牟利、治国上却一个比一个无能的儒臣,是你在犯蠢吗?】

【刘炟:……朕错了。】

刘炟惭愧。

他性格就是有些许仁懦。

但他的优点是知错就改,且不会盲从他人。

秦念几句话就揭露他的过错,刘炟没有为自己作任何争辩。

【秦念:认错态度这么好,朕倒是不好骂你了。】

秦念知道历史上的刘炟就是这么听劝。

建初元年,刘炟派酒泉太守段彭讨击车师,大破车师后接回戊己校尉耿恭,第二年又罢伊吾的屯田,等同于放弃西域。

班超撤至于阗时,上书要留屯西域,刘炟同意了。

之后班超想要平定西域,刘炟多次接受班超的求援,派兵支援他。

李邑谎称“西域之功不可成”,诬陷班超在外享乐时,刘炟也明辨忠奸,将李邑交给班超处置。

班超维持着东汉对西域的影响力,为汉和帝刘肇时期再次打通西域奠定基础。

【刘炟:……】

这话刘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他知道秦念口中的“无能儒家官吏”所指是谁。

此前刘炟在朱晖的劝阻下停止均输平准与盐铁官营,然而一段时间过去,朱晖等人却始终给不出解决财政不足的办法。

刘炟因此决定施行此策,朱晖却说他这么做就不是明主。

他发怒斥责朱晖等人,这些人却不认错,反倒自行下狱,意指他是无道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