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4页)

他跟在小江同志身边是真的学到了很多,要不然也不会为了一个“漏洞”就思来想去这么纠结。

如果真像他想的那样,接下来的三天半一定是最重要的时候了!

不等师父他转身就跑。

不过没跑两步又退了回来,一把抓过师父碗里的馒头就往嘴里塞,还不忘喊了一声,“师父,我走了!”

刚刚师父抢了他一个馒头他都还没吃饱,可得拿回来填填肚子,填饱肚子他才有精神跟着小江同志好好学!

刘智明无奈地笑了笑,跟着嘀咕着,“也不知道小江同志会不会又弄出什么让人大吃一惊的事,看来今天得早点完成手里的活,抽点时间去瞅瞅。”

……

和王孝想的不一样,他以为赶到屋子那边会看到正在发大力的小江同志。

可这会江小娥正坐在桌边看一本书。

一本介绍“拳击手”双缸发动机的书,这本书介绍了关于此款发动机的优势,以及适配的车型。

这本书王孝并不陌生,师父曾经说过他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准备工作做得足。

在接下这个活后,他不但提前张罗了小江同志维修中需要的工具以及配件,还特意去了解过这辆摩托车的各种情况。

发动机就是其中一个。

小江同志手里拿着的这本书上一个借阅的人,应该就是他了。

江小娥听到动静看一下门口,和他简单打了声招呼,“早上好。”

“早上好!”王孝走了过去,想想还是开口说了一句,“这本书对发动机的制作并没有详细的介绍,图书室另外一本书倒是有,只不过并不是‘拳击手’这款发动机。”

“没事。”江小娥继续翻看着书,“我想找的也不是关于制作的详细介绍。”

“不是?那你想找什么?”

“找到了。”江小娥并没有合上书本,而是拿着一个小东西压在了打开的那一页,以免它再次合上。

做完这些后,她对着身边好奇的人解释,“我想找的是它的缺点。”

“缺点?”

江小娥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多解释,王孝心里挺好奇,但看她已经开始干活,也就没多问什么而是道,“小江同志今天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我这边替你拿过来。”

江小娥拿起纸和笔写了几行,跟着递了过去,“麻烦你了。”

王孝先是看了看,随后皱起了眉头,“有几个材料和我提前准备的不一样,我得去仓库申请,大概得一个小时,可以吗?”

“可以。”江小娥并不是太着急。

她在维修之前得先拆机,一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其实要说起来她的步骤有些反了。

一般来说都是先拆开发动机,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再决定用什么工具材料来维修,要是有些材料还能用,也能调整一下再使用。

而她这次事先准备了材料和工具,然后再拆机。

看着就像她维修万向节和花键套那个时候一样,用好的材料替代坏的材料,就能维修好了。

但是王孝却觉得这次并不一样。

不一样的原因是材料!

小江同志所需的材料和发动机原有的材料有些区别,而里面甚至多了一些钢材板和打磨的工具。

很显然她要自己制作某些材料。

这让王孝根本看不明白,但有一点他看得清清楚楚,就是小江同志心里已经有了详细的方案,这一天她除了用午饭的时间,手里的活几乎一直没有停下来。

处理完这个材料又开始制作那个材料,能看出每一个步骤在她心里都是规划好的。

已经完全沉入进去了。

这种状态王孝自然不会不识趣地打扰,他不是太明白她处理的材料是用在哪里,也搞不懂她为什么会这样出力,但他明白迟早有懂的时候。

所以小江同志在沉入式干活时,他跟在边上也是看得特别认真,不能去帮忙打下手,但只要小江同志需要什么东西,他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安排好!

这次处理材料的时间很长。

比王孝想象中还要来得长,用了接近一天半的时间,小江同志才将三十四个各式各样的材料准备好。

这些材料有手腕粗的镗缸,但很奇怪的是它和原先发动机里的镗缸有些区别,很明显尺寸要稍大一些。

也有比小拇指还要短的弹簧,但这个弹簧看着要比原先的更小。

正是因为这些类似的材料很明显就能对比出来,让王孝有些激动,他觉得昨天早上自己的直觉并没有出错,江同志一定是发大力了!

一个类型的材料却有不同的尺寸,他可不信小江同志是弄错了,就像那个镗缸,原有的不过就是被撞破了一个角,稍微修补一下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