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4/4页)

小江同志完全没必要自己重新制作一个出来,制作的规模尺寸还不同。

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一看就知道是有原因的。

总不能真的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把一些材料的尺寸全搞错了吧?要真的这么想,那才傻!

这么大的区别,只要眼睛不瞎怎么可能看不出不同?

小江同志会这么做,一定是有她的原因。

他忍着这份好奇,劝说着自己不着急,也就只剩下最后两天了,两天后准能揭晓谜底!

而江小娥也像是不着急。

她将三十四个材料弄出来后并没有着急安装试机,而是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将一些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弄了弄。

比如说调整轮胎和踏板,要不就是修整把手之类的。

能调整就调整,不能就直接找王孝伸手要,反正没费多少功夫,等将这里弄完,她没有等以往“下工”的点,直接拿着挎包就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还将明天需要的材料写了下来。

王孝一看,就知道是后轮轴传动系统所需的材料。

甚至不看也能猜到,因为除了这个部件之外,该弄得也都差不多了。

发动机虽然还没弄好,但所需的材料全都准备好,估计小江同志会留到最后来弄。

江小娥走了不到十分钟,骆工就背着双手晃悠过来,进了屋左瞧瞧右瞧瞧,他只瞧到一个呆坐在那的小子,他挑着眉道:“小江呢?”

王孝被他吓了一跳,“骆、骆工。”

骆工走进屋子,见到地上摆着的东西。

他不由有些好笑,“看来以后得给她收拾一个大车间,不然这些东西都没地方摆。”

这或许就是江小娥的习惯。

她总喜欢将需要的材料分类摆在地面上,摆得整整齐齐,还会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来分类。

这次,她是按大小分类。

最小的螺钉,最大的镗缸,按着大小分得特别清楚,好似每个摆放的位置都被她画上了线稿,看着就特别整齐。

这也算是材料少,要是材料多还真放不下。

“小江、小江同志家里有些事……嗯,就、就提前回去了。”王孝还在为“早退”的江小娥遮掩,生怕骆工追问。

他跟在师父有好几年了,但说实话,他就没见过这么……唔怎么说呢?反正其他大师傅们一个个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更别说什么下班上班的点,只要扛得住,他们熬通宵都不是稀罕事。

而小江同志和他们完全不同。

她的时间就很分明,该工作就认真工作,到了下班的点绝对不加班,要是遇到事,迟到早退好像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事。

就怕骆工知道了会有意见。

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骆工根本没注意他说得什么,而是蹲下打量着地上的各种材料,这一看就乐了,“小王,我记得你提前准备了发动机所需的材料吧?”

“对!”

“那你看出没,有几个和小江准备的不一样?”

“六个!”王孝立马给出了答案,直接指了出来,“镗缸、活塞、弹簧、切削气缸盖、凸轮轴和气门。”

他早就注意到了,也好奇这些材料的改动和增加有什么作用,不好意思一直追问小江同志,这时见骆工主动提起,他还是没忍住地问了一句,“骆工,这些改动有什么作用吗?”

“对啊,六个。”骆工捡起其中两个,心情特好地解释着,“镗缸和活塞的改动,提升了压缩比和转速,将动力提高;切削气缸盖的提升了热效率,整体增加了马力;弹簧的减轻保证了高转动力的输出……”

他说着说着,顿时笑了出声,轻声嘀咕着:“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我现在知道该将这丫头放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