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赠礼(第2/4页)

元子晋急了:“为什么?”

乐无涯淡淡道:“小老虎,自己想。”

说罢,他继续低下头,整饬他的礼物。

新送来的府兵,材质仍是良莠不齐。

元子晋如何识人用人、如何从中取舍,也是乐无涯给他出的一道考题。

他是更重才能,还是更重德行?

是会被逢迎拍马之人迷了双眼,还是能透过表象观其本质?

端看他如何选择、取舍了。

“你说的什么意思,我还是想不明白。”元子晋思索过后,简洁利落道,“但我会照做。”

说着,他回到棋盘前,坚定无比地落子:“你就瞧好吧!”

乐无涯通览棋局,微微一笑,随意布下一子:“行了,你输了。做你的事去吧。”

元子晋:“……”

……

在元子晋一心扑在他的新事业上,精挑细选他的小队成员时,姜鹤从乐无涯那里拿到了礼物,辞别桐州,返回上京。

抵达上京时,秋气已渐浓。

草虽未凋,护城河的荷花却已衰残,仅有数钱绿意尚存。

姜鹤赶着马车,跨过护城河,向守城兵士出示了路引与腰牌。

然而,兵士查验过后,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一阵后,一人拿着姜鹤的身份凭证,径直离去了。

姜鹤:?

约莫一盏茶光景后,一名门千总姗姗而来。

“姜侍卫。”他开门见山,“带着这些东西,和我们走一趟吧。”

……

姜鹤被径直带入了守仁殿中,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见了天颜。

一见姜鹤,项铮便露出了宽柔慈和的微笑:“姜侍卫,从桐州回来啦?”

姜鹤有些困惑。

这是他第一次面圣,皇上为何要用这样熟稔的口气同他说话?

仿佛他们早已认识了似的。

他一心纠结于此事,完全没察觉到天子的言外之意。

姜鹤一面犯着嘀咕,一面拱手道:“是。皇上明察,卑职刚刚从桐州归来。”

项铮留心着姜鹤的神情,发现他面对自己的敲打,态度落落大方,并未有惊惶不安、苦目蹙眉之态。

……小六选此人入皇子府侍奉,可见眼光不差。

随着姜鹤一同进入守仁殿的,还有乐无涯的礼物。

那是一口长约六尺的大箱子,需得两个内侍一起抬着,才能进入。

项铮并未立即拆箱验看,而是问起姜鹤桐州府的风土人情如何。

姜鹤除了替乐无涯办了几件上不得台面的事,其余时间都在桐州府游逛,因此对大多数问题均能应对如流,即使有几个问题他不清楚,他亦是痛快承认自己并不知晓,态度不遮不掩,极是坦荡。

对谈约一刻钟后,有内侍传禀道:“皇上,六皇子来了。”

项铮随意地一摆手:“叫他进来。”

项知节跨入书房,看见姜鹤也在时,露出一抹愕然之色。

但这愕然不过一闪而过。

他行礼道:“父皇,儿臣应召而来。”

项铮盘腿坐在榻上,倚在小桌上,认真打量他一番:“知节,你这衣衫过于单薄了。大病初愈,不可贪凉。”

项知节温和道:“谢父皇关怀。”

项铮将手中书卷冲着那口箱子一指:“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项知节明明心知,但不可言知。

他静静摇头。

“你这侍卫去了桐州,带回了这么一口大箱子,朕听说之后,着实好奇,便传来一观。”项铮用玩笑的语气道,“让我看看,朕的小六和朕的能臣,私相授受了些什么。”

闻言,项知节眉心微动,很好掩去了神情的变化。

项铮知道自己这儿子心重,表面温文尔雅,实则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儿。

于是,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姜鹤身上。

正常的侍卫听到这样含沙射影的话,一瞬间冒出的冷汗能从后脖颈直流到脚后跟。

即使不即刻跪下告罪,也要两股战战、惶惧不已。

但姜鹤完全没能理解这番话语的严重性。

他泰然地垂手肃立着,想,六皇子是赶来得急了,才穿得如此单薄,如风若是知道,恐怕又要唠叨了。

皇上从姜鹤庄重严肃的神情里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便对薛介以目相示。

薛介心领神会,打开了那口上了封的木箱,要预先检验一番。

待看清其中的东西后,他双眉一轩,似是看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

紧接着,薛介点了两名小太监,将箱子中的东西小心翼翼地起了出来。

当这东西的全貌出现在项铮眼前时,项铮也怔住了。

这里面既不是金玉首饰、也不是古董字画。

……是一间五尺来长、三尺来高的小号茅屋。

“茅屋”四面用刷了桐油的木板钉合,其上有蒿草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