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风起(八)(第2/2页)

“不过我已聘请工匠验过了,质量不差,全是照着我的要求改的,江行海航,皆是无碍。当年马大人下西洋,用的便是这样的宝船。再加之借了七皇子的东风,又有奚家作保,造船厂那边自然不敢糊弄。”

他抬手一一指了过去,如数家珍:“三条艨艟可作翼护,一条多桨的蜈蚣船在前探路,晚上便可转为灯船,夜航也不惧。县主以为如何?”

戚红妆实话实说:“我不懂这些。听起来是很好的,我会慢慢学。”

乐无涯就喜欢和这样的爽快人打交道,笑眯眯道:“要不是把活钱都投在了这上头,县主生意方兴时,也不至于那般艰难,连收坯布的钱都拿不出来。”

戚红妆:“都过去了。还是要多谢大人。”

“不忙着谢。县主大人还要做我的挡箭牌呢。”他抬手招一招,“小仲,过来。”

仲飘萍刚缓缓地飘过来,便被乐无涯一巴掌拍在了肩上:“五艘船,你来统管,如何?”

仲飘萍早被乐无涯告知,要随船护商,但他时至今日,才清楚这几艘船价值几何。

他大受震撼,甚至有些踌躇。

但与乐无涯相处日久,他已经懂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譬如,贵人赏识,不可相负。

再譬如,遇到难题,不该提问,而是思考。

他闷着头想了片刻,便从乐无涯的话里品出了些端倪:“大人,我如今虽是军籍,但作战之事我是不懂的。所以,我无需去管战事和货物,要管的是人心。可对么?”

乐无涯又一拍他的肩膀,向戚红妆自卖自夸:“瞧瞧,别看年龄不大,靠谱着呢。”

戚红妆打量了他几眼,点头道:“是不错。”

做了近二十年不着调的纨绔子弟,近来却被频频赞美“靠谱”,仲飘萍实在是难以消受。

不过他脸黑,即使面红耳赤,也瞧不出来。

戚红妆仰首望向船队,默然良久,道:“桐州百姓之危,将要解了吗?”

将船只全貌给戚红妆看过后,乐无涯便指使随行府兵将船停入船坞,遮挡起来,以便秘密改装。

闻言,他倚靠在栈桥旁侧的木椽上,懒洋洋地问:“县主家里闹过老鼠吗?”

“老鼠平日里四处出击,实是可厌,然而若是捣毁了几处巢穴,老鼠惊惧,自然聚而为一。一旦群聚,必生事端。”

戚红妆知道,他东驱西赶,各个击破,就是要将群鼠围聚到一起,方便一击得手。

自己这支商队,便是一只夹了诱人饵食的捕鼠夹。

戚红妆已懂他的弦外之音,但一转头,见他兴致勃勃的模样,不由软了语气,作足了姐姐状,明知故问道:“那如何根除鼠患?”

“当然是养只猫嘛,又能驱鼠,又能吞鼠。”乐无涯语气活泼道,“我最近得了几只小猫,玉雪可爱得很,县主想要一只么?”

戚红妆忽然短促地笑了一声。

“县主笑什么?”

“想起一个故人。”戚红妆望向海平线,“带回家一只狗,硬说是猫。”

乐无涯:“……”好了不要说了。

……

低价购得的坯布早已染成一匹匹的“桐庐雪”,船上武器也早已置备齐全。不消几日,戚家船队便满载货物,从桐州码头启航,浩浩荡荡地顺江而下。

正如乐无涯当初承诺和规划的那般,船只经浦罗,过青口,入浥州,一路向南驶去。

沿途商贾云集,货如轮转。

每到一处码头,便有商人闻风而至,争相登船,询价议货。

“桐庐雪”因其光泽如雪、花色鲜亮,定价又公正厚道,甫一亮相,便引得商人青睐、百姓争抢。

浥州码头上,一位富商抚摸着布匹,连连赞叹:“染色均匀,布料轻盈,实乃上品!”当即大手一挥,订下百匹,还引荐了几位同行前来采购。

船队尚未离港,布匹便已售出大半。

整个江南商市在耳目一新之余,也接收到了一丝别样的讯号:

桐州先前萎靡不振,发展不佳,全因倭寇盘踞,革新不力。

新任知府闻人明恪,从小小知县一跃至如今地位,大刀阔斧地清贪官、除倭患、免商税、办节庆、开航道……

如今,一个先前蜗居一隅、名不见经传、只敢在桐庐一地兜售的小牌子“桐庐雪”,都能一路高歌猛进,走出桐州,风靡江南,各家商户,何不借此东风,去桐州谋条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