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风息(三)(第3/3页)
听说大人乘胜追击、驾船出海了,难不成是杀去倭寇的东瀛老巢了?
在老百姓们传话传得越来越玄乎、已经进展到“东瀛那边的皇帝是不是已经死了”的地步时,桐州当地乡绅们,却是统一地龟缩家中,闭门不出。
……不是他们不想出去。
是他们的家被人围了。
清晨,当码头上炮声隆隆时,这些有钱人格外惜命地缩在了高墙大院里,叫家丁们打起十万分的精神来,全神戒备。
万一倭寇成功入侵桐州后,大肆劫掠,他们可是最肥的羊了。
有些与倭寇勾结得格外深入的乡绅,甚至开始盘算,要不要在门口挂上一面菊纹旗帜,好叫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人”,免得叫大水冲了那龙王庙。
然而,晨雾散去后,炮声和杀声渐熄。
……倭寇似乎并没能成功入侵。
有那胆大的家丁,在主子的指示下战战兢兢地打开宅院后门,打算出去打探打探情报,却看见一队红衣官兵手持刀剑,静静立在门外。
谁都不知道他们来了多久了。
听说有一大帮凭空冒出的官兵,把自家房屋的所有出入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后,这帮乡绅统一地慌了神。
他们试探着凑上前去,又是塞钱又是赔笑,对面全然不收。
问来问去,他们口径格外的一致:
码头一战,桐州府兵大获全胜,但仍有零散倭寇潜入桐州。
知府大人关照治下百姓,恐流寇伤人,而乡绅们家境富庶,难免树大招风。
大人慈心,特地派人看驻,是为了保护众位乡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请府中上下人员暂且忍耐些时日,居家暂避倭祸,出外采买之类的小事,也请都交给门外看守的官兵。
乡绅们不傻,知道这全然是放屁。
就算真有流寇,他们也该去抢劫百姓才是。
那样至少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
跑来劫掠守戍森严、手下众多、院落布局曲折复杂的乡绅富户,稍有不慎,就有被当场打死的风险。
相较之下,谁会去干这等舍近求远的蠢事?
然而,既然是闻人知府的吩咐,这帮乡绅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有所拂逆,更不敢驱赶官兵,只好老老实实地听从安排。
那些不曾资助过倭寇的乡绅,听说倭祸已解,外头又有官兵看家护院,心中一片泰然,窝在家里该吃吃、该喝喝,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可有的人,却是寝食难安、心如火焚了。
这便是乐无涯托郑邈办的事。
——桐州的官吏人手到底有限,尤其是在和倭寇一战过后,本地的衙吏和府兵为了善后,怕是要忙得脚打后脑勺了。
因此,他引郑邈为外援,调来了按察使司的百名官兵,为他一用。
乐无涯心知,自己留在桐州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想要彻底拔除桐州的痈疮毒瘤,就需得下一剂猛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