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孝道(一)(第2/3页)
秦星钺急赤白脸:“那郭巨也没有真的埋孩子啊!”
汪承拍了拍秦星钺的膝盖,聊作安抚,又继续分析道:“据案卷附录所言,他本人当即认罪,并无图赖之举。”
“其母确然是大病了一场,方才病愈,有药方和郎中为证。”
“他的妻子和四邻皆有口供,作证他在母亲病愈后,神思不属,郁郁寡欢。”
“他是老来得子,只有这么一点骨血,向来疼爱,不似作假。”
“他妻子素来守旧古板,并无与他人私通之嫌。这孩子与他亦是相貌仿佛,借机杀害奸生之子的嫌疑大概可以排除。”
“那日药王庙人来人往,亲眼见到他摔子的不在少数,就算他真是恨子至极,急欲杀之,也不必如此手段过激。据在下所知,不少地方都有不喜婴儿性别、假借意外溺死婴儿的人,也有鞭挞儿女至死的人,何须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
秦星钺比较关心结果:“那这要怎么判?”
汪承答:“凡事涉人命,都要交付刑部核定,再由大理寺、都察院复审。按大虞律来说,故杀亲子,杖七十。”
秦星钺:“……”
秦星钺:“然后呢?”
汪承:“没了。”
秦星钺:“……啊??”
汪承:“虐杀,加杖三十;攀诬他人,加徒一年半。田秀才此案,两罪皆不沾。”
乐无涯忙着吃葡萄,顺便寒碜他:“我说,秦星钺,你在衙门里呆了这么久,是一点律法条例都不看啊?”
秦星钺连害臊都顾不上了:“那故杀父母呢?”
汪承眼睛也不眨一下:“凌迟处死。”
“……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打几杖,就完事儿了?”秦星钺攥紧拳头,指节微微泛白,“一个三岁的娃娃,就这么……”
秦星钺低下头去,仿佛看到了一个懵懂小儿的脑袋,在地上摔成了一滩红白交错的烂西瓜。
那天,直到在药王菩萨面前被活活摔死之前,那个孩子恐怕都以为,父亲今天只是要带他出来玩耍而已。
出了庙门,他或许还有想吃的糖葫芦、小面人。
汪承见秦星钺面带不忍,低叹一声:“先前,郑大人审过一桩案子。父亲怀疑儿子偷钱,把儿子活活打死后,才发现他是冤枉的。最后,按律法判了‘管教失当’,罚银了事。”
秦星钺:“……”
……怎会如此。
太荒谬了。
而汪承并不习惯长吁短叹。
简单宽慰过秦星钺后,他凝眉细思一阵,目光沉静如水。
“大人。”他忽然开口,“刚刚说到,此人公开杀子,举止招摇,只这一点格外刻意。卑职想,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讲。”
“田秀才屡试不第,若能得上一张嘉赏其仁孝的朝廷旌表,不仅能立牌坊、免税赋,运气好点,还能因为德行出众,被举荐去做个吏官。”
所谓旌表,便是朝廷对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的嘉奖。
“聪明。”乐无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彰德府的知府,将案卷送去刑部的时候,给田有德申请旌表的折子,也已递到礼部了。”
汪承一下抓准了重点:“大人怎知礼部之事?”
“之前在朝堂上,帮着钦天监的人说了两句话。”乐无涯漫不经心地玩着发梢,“钦天监隶属礼部,拿这点人情换些消息,划算得很。”
汪承沉默不语。
这确实是一桩简单的案子,但其下涌动的人心暗流,实是不堪直视。
半晌后,他方道:“大人打算如何?”
“打算?”乐无涯笑微微的,“这可是王肃王大人亲自交办给我的第一桩案子。他亲口说的,此案他已审过,看不出什么问题来。昨日,我才吐了他一身,今日就挑他案子的错处,我闻人约岂是这么不识趣的人?……最起码,也得过上两三天吧?”
说着,乐无涯伸了个懒腰:“所幸,托大人的福,我如今病卧在床,不好传印,不便调档,也不宜传豫州道御史前来家中问话。既然诸事不便,那将此案拖个一日两日,也不妨事。”
汪承一怔。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他依稀感觉,大人是故意“病”的。
就算昨日,王都宪不请大人过府饮酒,大人也会寻个别的由头,称病在家,暂时不理政事。
乐无涯吃完了葡萄,意犹未尽地舔一舔嘴唇:“叫你们来,的确有点事。刚才我与汪承聊的东西……秦星钺,你都记住了吗?”
突然被点名的秦星钺一个激灵:“记、记住了!”
“拿着这件事,去找何青松他们闲聊去。”乐无涯顿了顿,补充道,“记得,要当着新进门的、一个叫林安的小茶房的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