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灾至(六)(第2/3页)
再经细查,不难发现这个暴起杀人的“仲飘萍”,居然是左佥都御史闻人约的手下。
多好的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故事。
……那么,仲飘萍作为故事的主角之一,应该怎么选才对呢?
他如是想着,手握利刃,快步走了上去。
阿顺在地上卖力地蛄蛹着,听到身后传来喊叫声,顿时叫嚷得更大声了。
简直像是在故意找死一样。
仲飘萍当过乞丐,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他知道,在面临生死关头时,每个人的反应迥然不同。
有些人会在绝境中生出急智,但有些人也会热血上头,做出些故意挑衅的愚蠢行径。
仲飘萍快步迫近了他,用牛耳尖刀的钝柄重重磕在了阿顺的后脑勺上。
……世界终于清净了。
仲飘萍没有任何表情,掂着手中的刀刃,正在考虑要不要把他宰了,就听身后的草丛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响。
他头一偏,只见一个年轻人从草丛里探出头来,腰带松松垮垮,还未束拢,脸色一片煞白,像是来野排的。
他的声音里带着点颤抖:“小哥……我……”
仲飘萍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歪了歪头。
那年轻人急忙道:“你别急着动手!我,我都看见了!”
他急急往前一指,口齿清楚道说:“是那人先掏的刀!我刚才蹲在这里,都瞧见了!你和这个……这个……”
年轻人指向那满身泥巴的死人:“你们俩是一拨的吧?这人是车夫?他是不是想趁火打劫,劫你财物,抢劫不成,就要杀人?!”
他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我陪你去衙门,我给你作证!”
换做旁人,听到这句话,必然要欣喜若狂,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放了。
但仲飘萍不。
他的脑袋一跳一跳地锐痛了起来,疑心病当场急性发作。
……有这么巧吗?
因为前方发了泥石流,“前路不通”的榜文贴了许多,所以前往灾区这一路上,仲飘萍几乎没看见过什么人。
会有这么巧吗?
草丛里正好蹲着一个目睹了全程的路人?
为何阿顺要故意将车驶向草丛?
为何他故意挑衅地大喊大叫?简直像是在呼朋引伴一样?
为何年轻人目睹了这样血腥的场面,不仅不趁着自己没发现他的时候悄悄离开,反倒主动现身,愿意替他作证?
在巨大的、接连不断袭来的压力下,仲飘萍捂着前额,头疼得软了身子,扶着板车,整个人摇摇欲坠地往下滑去。
那小年轻见他一副要晕倒的样子,一溜烟地跑了过来,扶住了他的手臂:“你没事吧?你——”
很快,他说不出话来了。
他的侧颈冷不防挨了仲飘萍一记手刀。
他瞪大了眼睛,诧异地望向仲飘萍,随即白眼一翻,整个人烂泥似的委顿在地。
于是,事情便慢慢发展成了现在的局面。
在把年轻人打晕后,仲飘萍一路摸去,发现这年轻人也骑着一匹马,正漫无目的地在草丛里啃着草,便一并牵了来。
他在发现马匹的附近寻找,并没找到年轻人野排的地点。
不过蒿草丛太大,真要找起来,极容易迷路。
所以仲飘萍放弃了深入的探索,转而将年轻人身上的物品尽数收缴了过来。
一张从上京来的路引,一块饼子,几两碎银。
……上京来人?
仲飘萍越发怀疑了。
但他并不想去询问这个年轻人。
因为年轻人醒来后恼怒万分,仲飘萍怕他一开口就大喊大叫,便拿石头塞住了他的嘴巴,无奈此人着实顽强,努力调动着舌头,发出吚吚呜呜的声响。
周围虽说无人,但仲飘萍实在不敢再赌自己的运气。
他发过誓,一辈子都不会再赌了。
所以,他找了根粗玉米,堵住了此人的嘴巴。
仲飘萍一边啃着剩下半边玉米,恢复着体力和脑力,一边想,他该如何做?
他现在一身汗、一身血,行迹十分可疑,一旦离开蒿草丛的庇护,就有被抓的风险。
他得琢磨个好法子才是。
……
在仲飘萍踌躇不定时,另外一个身陷险境的人已经做出了选择。
丹绥县大牢中,汪承窝在角落一处杂乱的稻草之上,呼吸的气流滚烫而杂乱,额上敷好的伤药也被蹭去了大半,血水将他英俊的眉眼染得一片污糟。
两个狱卒缩在阴影里,急得焦头烂额:
“大哥,他一滴水都不喝,一粒米都不吃,就连药都灌不进去,莫不是给打得失了魂儿了?”
“这小子真他奶奶的背兴!挨了一尺子,咋就闹成这号快死的相?”
“是不是太寸劲儿了?嗨,游二家婆姨真是个憨子,就不该打他脑瓜子的!早先我认得个人,就是后脑勺子挨了一砖,人立马就没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