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神明(四)(第2/2页)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项知允脑子没那么聪明,又胆小,还不大会用人。

偏巧,这些弱点,项铮从不曾有过。

换言之,项知允的思考内容,完全在项铮的盲区里。

要是项铮是他,才不会派闻人约这个才刚刚投来、还没明确表过忠心的新人去办如此重要的事情。

但项知允早习惯了在项铮跟前如履薄冰的生活,万事主打一个求稳为上。

他的想法是:正好明相照要回家,理由也正当,父皇大概不会怀疑,先叫他随便查一查吧,若能寻到什么蛛丝马迹,之后再派人去细细寻访不迟。

至于闻人约本人,是不大清楚父子二人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他只记得顾兄说过,让他好好听从惠王的话。

所以他一身正气,凛然不惧。

——直到在南亭驿站,被一个景族人半夜摸进房门,免费送上了一堆关于玛宁天母的情报后,他才终于发现,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可在慢慢回过味儿来后,闻人约仍是那个凛然无惧的闻人约。

他只需要做正确的事情就是了。

就像他当年投缳自尽,只为救一个不大喜欢他的人一样。

在闻人约眼里,五皇子笨拙、懦弱、不大善良,却也不算恶毒。

总体来说,他还年轻,绝不该死。

闻人约想要救下五皇子。

这就是现下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

项知允虽然早有猜想,但当听到闻人约自南亭带回来的情报时,他仍是大受震撼,僵立当场,钳口挢舌,一时难言。

闻人约只作不知,轻声劝慰:“惠王,此神不似正神,更有侵夺人身之能,信之无益,反损福寿,何苦来哉?”

项知允抬起头来,神情还算镇静:“你从何处打探来的?不是有父皇的人跟着你么?”

闻人约答:“下官在南亭县衙办过差,还是有几位朋友的。我请县令孙汝饮酒,一叙交情,他喝得多了些,大吐苦水,说是近来查获了几处与玛宁天母相关的淫祠,只是事涉天理人伦,又担心淫祠之事一旦上报,容易影响政绩考评,他便瞒下了。这些都是他同微臣口述的,微臣并没有实据。”

也不知算是托乐无涯的福,还是乐无涯造的孽,闻人约现下说起谎话来,可以说张口就来,毫无挂碍。

闻人约确实请孙汝喝了一顿酒。

但他们仅仅只是喝酒而已。

对话的内容,全是闻人约现编的。

孙汝是条在南亭盘踞多年的地头蛇,地位实在低微,朝中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脉,拿他出来作筏子正好。

当年他诬陷明秀才的旧账,明秀才至死都没来得及清算。

此番叫他担些风险,也算恩怨两清。

项知允木然道:“……信了这个,就能换了身子?”

“是。”

“能把魂魄转移到亲近之人的身上?”

“是。”

“非得是……”他差点将舌头咬出血来,“……非得是骨肉血亲才行?”

闻人约安然道:“您若不信,可以再派人去查。”

项知允的心和血一寸寸凉了下来。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前不久,他府里有一个叫小喜子的小太监死了。

他有上好的蜡烛和贡香。

他还有一个同胞兄弟。

他们两个,都是薛公公的养子。

巨大的恐惧席天幕地地卷来,死死攫住了项知允的心。

他得拼尽全力地咬住牙关,才能勉强控制着不在闻人约面前失态。

那小喜子的兄弟……现在还在宫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