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TWO(第50/61页)

黑暗降临之前,披棚搭建好了。框架很结实,墙和地板都是牛皮做的,牛皮用牛皮带绑好了,上面还压了东西,因此至少后面和两侧基本上是防水和防风的。披棚前面宽敞,松散地挂着几张牛皮,并且放置得恰到好处,如果有风的话,可以用长木桩把它们钉在地里固定起来。几个人又从雪地里挖出残剩的铺盖卷,把剩下的毯子平分,放在火上烘干。西边的最后一抹余晖将冰雪覆盖的大地映照上了一层冷莹莹的光,并泛着金黄色。借着这抹亮光,安德鲁斯看了看他们花了一天用木头和牛皮搭建起来的披棚。他想:这将是今后六或八个月里的家。他不知道生活在这里面将是个什么样子。他害怕单调无聊,但这个担心害怕是多余的。

他们一直都在紧张地工作。他们把泡软的牛皮削成狭长的两英尺带子,擦掉上面的绒毛,又在每条带子中间划出四英寸长的口子,把这个狭长的带子像面具一样系在眼睛上,来减少冰雪刺眼的光亮。他们从一棵松树里选出一小段一小段的树枝,把它们浸泡后,弯成椭圆形,然后在上面系上一条条的牛皮带,形成格子形状,用作简陋的雪鞋,这样踩在雪外面的薄冰上,就不会陷下去。他们用泡软的牛皮做成粗陋的袜靴,然后用牛皮带绑在小腿肚上,这样双脚就可以免于被冻坏了。他们加工处理了几块牛皮,来替代被暴风雪吹走的毯子,他们甚至用牛皮做了基本能穿的宽宽大大的袍子来替代大衣。他们在雪地上拖原木,为营火贮备木材,直到营地周围的那块地方被压得结结实实,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冰地上滑动它们。他们让营火整天整夜地燃烧着,晚上他们轮流起身,走进刺骨的寒冷中,把木头塞到木灰下面。有一次狂风吹了半夜,安德鲁斯看着营火吞噬了十几根原木,一次也没能燃成大火。大风把余烬吹得亮闪闪热烘烘。

暴风雪后的第四天,施奈德和安德鲁斯拿起斧头准备进树林,想砍倒更多的树木以增加大圆石旁的原木储备,这时米勒告诉他们他要骑马到山谷去射杀野牛:他们吃的肉不多了,天气看起来还不错。米勒骑上畜栏里唯一的一匹马——其他两匹马被放开和牛队一起生活,这样两匹马可以在山谷里更好地找到草,存活下来——米勒慢慢地骑着马离开了营地。他六个多小时后才回来,疲倦地滑下马,蹚着雪走到等在营火周围的其他三个人旁边。

“没有野牛,”他说道,“野牛一定是在谷口被暴风雪封住之前,逃出去了。”

“剩下的肉不多了,”施奈德说,“面粉给毁了,只有一袋青豆。”

“这地方不高,打猎不会很难,”米勒说,“明天我再出去一趟,或许能弄一头鹿回来。最糟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吃鱼对付。湖面虽然冻起来了,但还没有厚到砍不开的地步。”

“你看到那些牲口了吗?”施奈德问。

米勒点点头,“几头牛挺过来了。有的地方雪被吹走了好多,这几头牛活下来应该没有问题。几匹马看上去很糟糕,但运气好,它们也能活下来。”

“运气怎么会好?”施奈德说。

米勒向后仰,伸直了身体,冲施奈德笑了笑。

“弗雷德,我相信你骨子里很悲观。哎呀,情况还不很糟嘛,我们现在安顿下来了。我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在怀俄明州被大雪封住了,就我一个人。完全在森林线上方,根本没法下去。那么高,打不着动物。一冬天我就靠吃我的马和一头山羊活了下来。唯一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是用马皮做的袋子。现在这样就不错了,你没有理由抱怨。”

“我有理由抱怨,”施奈德说,“你知道是什么理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奈德的抱怨也就渐渐少了,最后一点抱怨也没有了。尽管他和大家一道睡在牛皮披棚里,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待着,只有别人主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才开口,开口也只是三言两语马虎应付。米勒外出打猎的时候,他常常会离开营地,在外面一直溜达到黄昏,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显然他已下定决心不和同伴有太多瓜葛,因此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有一次,安德鲁斯撞上他,听到他柔声细语地,像是对某个女人说话。安德鲁斯很尴尬又有些害怕,于是倒退着离开了他。但是施奈德听到了他的动静,转过身来对着他。一时间两个人四目相对,但施奈德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似的,他双眼目光呆滞空洞,过了一会儿双眼又木然地转向其他地方。安德鲁斯既疑惑又担心,于是就把施奈德的这个新举动告诉了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