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如天(第6/25页)
已过半夜三更。
3
陈弘志带着裴玄静绕过云母屏风,皇帝背朝外站着,面前的长案上正是那具微缩精巧的凌烟阁模型。模型的旁边多了一件原先没有的东西——金匮。
裴玄静的心中微微一动,这么说自己在凌烟阁查看过金匮后,皇帝就命人将它取来了。为什么?宋若昭不是说过,《推背图》是不可以离开凌烟阁的吗?
“大家,裴炼师来了。”
裴玄静跪下叩首。她低着头,视线落在青绿色江山海牙纹的地毯上,看见皇帝缓缓转过身来,鞋尖朝向自己。
“你进过凌烟阁了。”他说。
“是,遵陛下的旨意,妾进阁查看过了。”
皇帝“哼”了一声。
裴玄静等着他非难自己前两次未经许可进入凌烟阁,不料皇帝却问:“感觉如何?”
“……陛下是问我对凌烟阁的感觉?”
“嗯?”
裴玄静稍作迟疑,答道:“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我心目中的凌烟阁是至阳、至刚、至光明的所在。可我没想到……还是在其中发现了阴暗。”
少顷,皇帝方道:“阴阳互体、黑白共生本是道家的精髓,你身为修道者,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是妾愚钝。”
“不,你并不愚钝,而是太执着了。”皇帝道,“那就说一说吧,你所发现的阴暗是什么?”
裴玄静沉默着,她尚无法确定皇帝的真实意图,不愿轻易开口。
“宋若昭失踪了。”
裴玄静惊骇地浑身一震,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与皇帝的目光不期而遇了。
自从被关进大明宫后,这还是她头一次真正地与皇帝对视。刹那间,裴玄静便觉通体恶寒,仿佛跌入冰河。
“你有什么要对朕说的吗?”
裴玄静抖得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皇帝看了一眼陈弘志,他立刻心领神会地向陪立在侧的内侍们示意,几个人悄无声息地上前来,从屏风旁抬起盛满冰块的于阗白玉大盘,带着一缕袅袅的寒雾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裴玄静才感到自己的体温渐渐回升,全身的血液又能流动起来了。
“真有那么冷吗?你的嘴唇都发紫了。”
“陛下不冷吗?”
皇帝没有回答,尽管他的嘴唇也泛着青紫。
裴玄静想起永安公主说过的关于皇帝服丹的话,心中骤然涌起一股难以形容的复杂情绪。
又过了一会儿,她听到皇帝说:“朕在问你话。”
“是。”裴玄静道,“陛下,宋学士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三天前。”
那也就是《推背图》第三十三象于凌烟阁窗内显影的第二天。那夜,裴玄静和宋若昭在柿林院前分手时,宋若昭曾说过,第二天一早将面见皇帝,向他汇报对凌烟阁异象的分析。
宋若昭面见皇帝,并将金匮的钥匙交还之后,清思殿外的侍卫们目睹她沿着太液池的南岸,朝柿林院的方向走去。巨大的水晶冰面上反光耀眼,宋若昭的身影消失其中,再也没有出现。
宋家小妹若伦在柿林院中空等一天一夜后,才通报了皇帝。因宋若昭袭了宋若华的女尚书之职,在宫中女官里位列头等,她的失踪绝对算得上是宫中大事。于是皇帝下令神策军和内侍省在宫中遍寻宋若昭的踪迹,可是找了整整三天,至今一无所获。宋若昭就像一缕轻烟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而皇帝在遍寻三天无果之后,才命裴玄静进入凌烟阁做了一番调查,随后便将存放《推背图》的金匮取来清思殿收藏。因为他担心《推背图》再发生什么意外,那将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一点儿痕迹都没找到吗?”裴玄静不可思议地问。
“没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皇帝的语气再次令裴玄静感到寒意刺骨。她抬起头来问:“陛下,宫中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据朕所知,从来没有过。”
“陛下,让我试试吧。”裴玄静说,“我愿意来寻找宋四娘子的下落。”
“哦?你居然也会主动请缨?”皇帝嘲讽地说。
“是的,陛下!四娘子失踪前夜就与我在一起,曾和我有过一番长谈。也许我能帮上一点忙。”
沉吟片刻,皇帝说:“不,此事不需要你,朕交给神策军去办。”
“神策军?他们找了三天都没有结果。”
“那就再找三天,三十天。”
“可是陛下……”
皇帝呵斥:“教训过你多少次了,朕说话的时候,不要打断朕!”
裴玄静猛地一个激灵,头脑好像清醒些了。佛骨案后皇帝对李弥网开一面,给予了特别的恩遇,这使他得到了裴玄静发自内心的感激。就本性而言,裴玄静终究是一个心地善良并且懂得感恩的人。像她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固然不轻易,但恨一个人更难。最近裴玄静甚至开始想,自己对皇帝的恨是不是太固执太偏狭了。不论是崔淼的死,还是禾娘与李弥的噩运,裴玄静都把它们归咎于皇帝,但她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少真凭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