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浮名一误(第11/17页)

曹湛命阿兹退下,奇道:“丁南强这等人物,打听陆惠做什么?二人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黄海博道:“老丁可是个性情中人,不像陆惠这般严峻,不如当面去问他。”

曹湛道:“此刻宴席大开,丁南强虽是串客,可也是贵宾,人应该在宴席上,不妨等宴会结束后再说。”

二人于是先来寻门子,问丁南强到底如何打听陆惠法。

门子道:“丁公子问那脸上带疤的老者是谁,得知对方身份后,又问他人可还在府中,得知陆老人在客馆后,丁公子‘唔’了一声,便又掉头入园了。”

曹湛道:“奇怪,一个是二品总兵,一个是风流公子,黄芳泰和丁南强为什么都对陆惠这般感兴趣?”

黄海博道:“如果说只有黄芳泰关注陆惠,可能还是巧合,但若是丁南强也在打听陆惠,便表明陆氏身份大有可琢磨之处。”

曹湛道:“只是陆惠已年过六旬,黄芳泰应该还不到四十,丁南强年纪更轻,年龄有巨大差距,丁、黄二人如何会认得陆惠呢?”

黄海博道:“曹总管可留意到陆惠脸上的疤?”

曹湛道:“那道疤太过明显,很难不留意到。”

黄海博道:“不错,第一眼见到陆惠的人,都会最先注意到那道疤。那是旧伤,应该有好几十年了,也成了陆惠的独特标记。”

在黄海博看来,陆惠年轻时可能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而幼年的丁南强和黄芳泰各自在某种场合下见过他,他脸上的那道疤给二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即便多年过去,陆惠容貌衰老改变了许多,但那道疤却没有变,是以丁南强、黄芳泰一见到其人,便立时想了起来——

黄芳泰倒也罢了,他人在座席间,对戏曲没什么兴趣,留意到陆惠,倒也正常。然陆惠入园时,丁南强人尚在戏台上,台下人头如蚁,他却一眼看到了陆惠,足见陆氏令其印象之深了。

而以目下情形来看,陆惠似乎是今日所有诡异事件的源头,包括黄芳泰命案。黄芳泰被杀于客馆之外,起因则是他去客馆寻找陆惠。也就是说,如果黄芳泰不多事走这一趟,现下应该还活得好好的。

那么到底是陆惠神秘身份引来了杀机,还是黄芳泰在赴客馆途中发现了什么人和事,遭人灭口?

显然,前者可能性最大。江宁织造署确实藏着许多机密,但绝不在西园中。

曹湛道:“既是如此,不妨先弄清楚陆惠的身份。”

黄海博道:“但不能直接问韩菼韩学士,还是得找丁南强。”

二人回来西园。曹湛本欲命人先请丁南强出来,下人告道:“丁公子人不在席间,唱完《桃花扇》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曹湛闻言,疑云大起,便欲直接追去丁家。到大门时,门子告道:“丁公子只是送朱云姑娘走,朱姑娘上轿后,他又转身回去了,人应该还在西园中。”

曹湛与黄海博相视一眼,均是一般的心思:“丁南强既未离开西园,何以席间不见人?”

曹湛心念一动,问道:“会不会是丁南强杀了黄芳泰?他为避人耳目,丢了血袍。而今又怕招来后患,所以悄悄去处理那件袍子了?”

如此,倒是说得通。然丁南强也是金陵城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为何要杀黄芳泰呢?或许果真如黄海博所猜,黄芳泰、丁南强均认识陆惠,只不过前者要寻陆氏晦气,后者则是要倾力保护对方?

想来黄芳泰去客馆寻找陆惠时,丁南强亦尾随于后,得知黄芳泰将揭穿陆惠身份、对其不利时,决意抢先将其灭口。以丁南强的公子哥儿身份,自是能令黄芳泰毫无防备。

这一番推测,亦能完美解释黄、丁二人先后打探陆惠,以及黄芳泰未及反抗便遭毒手的情形。

黄海博叹道:“想不到舞台上光彩照人的丁南强,瞬间便成了杀人嫌凶。”

曹湛道:“我们这就去寻丁南强,当面询问究竟。”

黄海博摇头道:“不必着急去寻,我们先去庆余班看看。”

曹湛道:“织造大人倒是专门为庆余班安排了酒宴,这会子他们应该在前厅用餐。黄公子认为丁南强人在庆余班吗?”

黄海博道:“我们不是去庆余班寻人,而是去寻凶器。”

如果是丁南强杀人,一定是趁两出戏的间隙。杀人须得有凶器,他得手后,多半将血袍脱了,包了凶器,有可能如黄海博之前推测,他随即将血袍、凶器丢入了池中,以毁灭证据。但也有可能携回了戏班,等带离西园后再作处置。两者比较,前者尚有隐患,因而后者可能性更大。

曹湛眼睛登时一亮,道:“黄公子是说,凶器一定还在庆余班?”

黄海博道:“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