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篇(第4/10页)

但是这个险值得一冒。

为了到达这个国家,他们抛下了一切。他们认为在这儿,他们可以工作,可以挣钱,哪怕要他们用手去捡大粪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他们要求得不多,仅此而已,只要这儿的人们能够接纳他们。能够允许他们找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工作,然后把挣的钱给家里寄回去。这样,他们的孩子就不会挨饿,不会四肢瘦得皮包骨,肚子大得像篮球,里面却空空如也;这样,他们的孩子就可以在阳光下成长,不会有那些刚离开牛屁股的烦人的苍蝇“嗡嗡”地往你脸上飞。但是,很遗憾,就像查尔·阿兹纳弗35唱的那样,“苦难不会因为阳光而减少一分36。”

为什么有人出生在这里,有人出生在其他地方?为什么有人什么都有,有人却一无所有?为什么有人能好好地生活,而有些人却只能沉默,只能死亡?

“我们说得太远了。”那个空洞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们的家人相信我们,他们省吃俭用凑钱让我们出来,现在,他们在家里等着我们的帮助。阿贾,藏在一个衣柜里偷渡过境没什么可耻的。我想你能理解,真的,一位父亲,如果连一块面包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这种无助感,真的让人绝望。这就是我们,我们六个,现在在这辆卡车上的原因。”

大家都不说话了。

从这次买床的旅程开始,这是第二次,阿贾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实在没什么可说的。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己去法国的目的,心里真是惭愧。此时此刻,他真的感谢佛祖,感谢佛祖让他和维拉热之间还有一块门板,感谢佛祖,他不用直面维拉热的目光。

“我能理解。”阿贾还没从震撼中缓过神来,勉强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

“现在该你了,阿贾。但是在听你的故事之前,我们得先把你弄出来,你先吃点儿东西喝点儿水。听你的声音闷闷的,这箱子应该挺厚的。”

“不是因为箱子厚……”阿贾一边抽泣,一边嘟哝。

我们的魔术师并没有涕泪横流,号哭不止那么夸张,但是此时虚弱的肩膀还是像铅压似的,沉重得不行。好像他不是待在衣柜里面,而是在衣柜下面,感到压抑,感到沉重。他被维拉热说的这些话震撼了,被这艰辛又不公平的命运压得喘不过气来。从关着自己的这个铁箱子里出来的时候,阿贾意识到,自己不是最命苦的,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悲催的人。

对他来说,生命不是像长长的恒河那样平静无波37。按西方的说法,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随后父亲也遗弃了他。漂亮的脸蛋,稚嫩的身体使他遭受了无数次的性侵犯,无数次的殴打。虽然他们那儿有全世界几乎最严酷的法律,但也没能让他少受一丝的伤害。他似乎没有经历过童年就直接成了少年,生活对他来说既艰辛又丑陋。但无论怎样,他总算有一个栖身之所,有那些爱他的人——表兄弟们,还有那个把他当自己亲生儿子教养的邻居大妈。他的那些信徒们也算对他不错。事实上,这些人对他也许敬大于爱。因为这一切,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背井离乡。有时候他也会挨饿,饿得不行的时候,他就去偷,在他们那儿偷东西是要被砍手的,但是每次被抓到的时候他都能成功地挽救自己的双手,只把胡子剃了了事。不管怎么说,魔术师的生活本身就充满苦难,不是吗?既然这样,他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当木箱子被一根铁棍打成碎片的时候,阿贾正在想象夜幕降临之后,这几个非洲人像猫一样埋伏在路边,看到去往芒什海峡的卡车就往上跳。维拉热说,当时月黑风高,他们趁着卡车司机们在高速公路上停车休息的时候偷偷地熘了上去,因为还下着雨,雨声掩盖了一切,司机师傅们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他想象他们藏在包装箱后面,忍受着饥饿、寒冷,气息微弱。但是再艰辛、再困难的旅程都有结束的时候,他们马上就要到达他们心中的港湾了,虽然伦敦是个内陆城市,机场才是主要的出入境信道,但是现在,他们马上就能踏上英国的土地了,马上就能到达他们所谓的“美好国度”了。他们终于可以找一份工作,然后把自己赚的钱寄回家里。阿贾很高兴,因为在这些苏丹人历经种种磨难终于要到达终点的时候,自己能陪在他们身边,能亲眼见证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见证他们来之不易的成功。

“维拉热,你明白这个道理,当你得不到自己应得的东西的时候,就应该自己想办法去争取。这也一直是我的座右铭。”阿贾补充道。当然,他没说自己争取的办法是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