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8/10页)

到昭和四十七年(一九七二年),男女的差距也达到五点四岁,这种差距也将要达到顶点。如果不在这里打住,那么,在不久的日子里,日本的养老院里就会挤满老太太。

总之,一看到明治末期男女的平均寿命仅差零点五岁,又怀念起过去女性的纤弱。

丈夫死后还要存活四五年——好像明治时代和大正时代的女性,都没有这种健壮和长寿。

再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数字,尽管当时谦恭的女性并不多,也比男性长寿。虽然伺候丈夫和婆婆,一个劲地干活并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但生命力仍然很顽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男人在寿命上仍然不能超过女性吗?

现在,我手边有一张厚生省的调查图表《平均寿命的推移》。

看着这张图表,感到有点悲惨的是日本人在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的平均寿命。这一年下降得特别厉害:男四十二点六岁,女五十一点一岁。

不用说,这是战争结束次年的统计数据。上一年度,因互相残杀的战争而殉难者、出征病死者、未归国作死亡处理者、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死亡者等等,累加在一起计算,才出现这样的数字。

这一年,男性的人均寿命比初始调查的第一年(一八九一年)的四十二点八岁还要低。与女性人均寿命相差八点五岁,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差距。

这张图表,明确地表现出战争对年轻的男性是多么残酷。

当时的男人的平均寿命下降,导致此后年代女性当中的老姑娘增加,所以,战争对于女性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

对于通过战争互相残杀这种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寿命缩短另当别论。而在平均寿命的统计数据中,始终如一的是女人比男人长寿。

从明治二十四年(一八九一年)的男女相差一点五岁到昭和四十七年(一九七二年)的五点四岁,尽管程度有别,但这八十年间,总是女性的平均寿命超过男性。

很遗憾,没有明治以前的统计资料,假如有,那也一定是女性长寿。

女性为什么会长寿呢?

不知什么原因,好像没有专门作这方面研究的。

我认为这样的题目,是关系到男女本质性问题的重要事情。但谁都不想去努力地研究它。

也许作为学者去认真地研究这样的问题,会感到有些害羞。

可能对于男学者来说,不愿意探讨女性健壮和长寿的原因,出自男人对自己性属的自私,甚至总希望女人纤细些、软弱些,好像对于国家发布的女人长寿的统计数据,装作不知道。

男学者不愿去探究,女学者可能认为没有必要深挖细掘这样的事。

男人和女人都是人类的性属,应当说要互相理解。

可是男人和女人性属不同。我们可以说男人和女人都是日本人,但不好说我们是同样的人类。

女性的寿命之所以长,还可以找出几个根由。

首先可以认为男人好斗,极易在相互残杀的战争中死亡。过去有个词叫“后方”,历史上的女性,总是待在战场的后方。成千上万个男人的生命,在太平洋战争中终结,就是有力的佐证。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根由。即使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男人的寿命仍然较女人短。尤其是近年,与女性相差五岁之多。纵然身处和平环境,仍没有寿命的增进。

关于女人的长寿问题,咨询某个中年女性,她得意地说:“那当然是男人早死啊。因为那样吸烟、喝酒、打麻将熬夜。女人什么时候都待在家里,保养身体啊。”

好像是趁机发泄对丈夫的不满,也多少可以理解。

确实,在生活放纵这一点上,好像男人的情况要严重一些。尤其是沉溺于喝酒和吸烟,确实会成为癌症或心脏病的诱因。

我在此并不为偏袒男性。这些东西,乍一看对身体不好,但并非一无是处,它也能缓解精神压力,带来某种愉快。如果戒酒、戒烟,精神压力积压,也未必不会早死。

何况实际生活中,吃喝嫖赌、生活放纵的人也未必早死。相反,有很多作风正派、工作认真的人,也早早死去了。这也是人的身体之奇异之处。

当然,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要像往常那样,出去喝酒或彻夜打麻将。男人能去外面消遣,也说明身体状况相对较好。

似乎有点自我辩解,就到此打住吧。总之,无论男人们注意不注意身体健康,平均寿命与女人相差五岁以上,毕竟是很严重的事情,况且是男女各五千万人的平均值。有这么大的差距,好像将罪过仅归于生活放荡,也不足以说明问题。

仍然应该考察男人和女人生命力的根本差异。包括细胞的活性、生理的结构、思维的方式以及身体内部的运动规律等这些基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