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7/33页)

维提却斯抗敌坚决,但目光短浅,看不到意大利罗马人同东罗马人的矛盾,致使东哥特人在意大利陷入孤军作战的窘境,他注定将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惨重代价——因为他的对手是东罗马名将贝利撒留,一个战场经验十分丰富且善于抓住战机的人。

公元536年12月,贝利撒留率领东罗马军进攻罗马城。罗马教皇和居民献城投降。人数不多的东哥特守军不战而走。这让维提却斯大吃一惊,不得不改变策略,准备率军夺回罗马城。

公元537年2月至公元538年3月,维提却斯率东哥特军围攻罗马城。当时,东哥特军号称15万,又多数是骑兵,缺乏攻城经验和器材。贝利撒留早就料到东哥特人会反攻,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贮存粮草,修整城墙,准备好强弓硬弩。东哥特人拙于射箭,东罗马士兵却擅长此道,给攻城者以极大杀伤。东哥特人进攻了很久,都不能踏进罗马城一步。

由于长期被围困,饥饿和伤亡使罗马居民十分恐慌。但是,维提却斯却下令处死充当人质的罗马元老,丢失了劝诱罗马居民投降的机会,在客观上帮助贝利撒留巩固了后方。

东哥特人屯兵城下,久攻不克,粮草、士气都发生了问题,又有恶疫来袭,不得已同贝利撒留休战三个月。贝利撒留同意休战,暗中则派人去寻求援军。

过了段时间,东罗马援兵到来,又风传马他松塔打算叛变,嫁给东罗马某将领。维提却斯只好匆匆撤离罗马城。

围攻罗马城失利,大伤东哥特的元气。虽然维提却斯依然统率部下拼力苦战,不过,他的军事才干远远不如对手贝利撒留,无论怎么顽抗,失败都是迟早的事。公元540年,贝利撒留率军占领东哥特王国都城拉温那,维提却斯被俘。残余的东哥特人退居波河以北地区。

正在准备趁机消灭东哥特人残部时,东罗马遭到萨珊波斯背后捅刀。原来,维提却斯曾遣使游说波斯王科斯洛兹,请他趁查士丁尼一世移兵意大利的时机进攻东罗马。波斯打算扩张领土,索取重金,同时又害怕东罗马在西部战争中取胜而增大实力,就在公元540年破坏和约,入侵东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亚美尼亚、伊比利亚,并乘虚而入,直抵黑海沿岸。

东罗马军主力都在意大利攻打东哥特人,其最英勇善战的将领贝利撒留也在西边前线,因而萨珊波斯抓住空档并获得了不少战果。查士丁尼一世一边调兵抵抗,一边筹划着向萨珊波斯求和——他并不是怕萨珊波斯人,而是想换取一点儿时间,集中精锐力量先收复西罗马故地。

公元545年,查士丁尼一世以5000磅黄金为代价,同波斯订立为期5年的休战协定。随后,他继续以精锐之师投入意大利对东哥特作战。

然而,东罗马在意大利稍稍站稳脚跟,就开始压迫当地的罗马人。其时,贝利撒留已奉诏返回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一世派遣“财政专使”亚历山大到拉温那。财政专使是查士丁尼一世新设的官职,专门负责新征服地区的税收事务。担任该官职的人以其所征收的1/12作为自己的俸禄,因此搜刮甚为酷烈。

亚历山大宣布提高给东罗马士兵增加薪饷的条件门槛,激起了士兵的怨恨。他又以赔偿皇帝损失为借口向意大利罗马人勒索巨款,凡在过去40年中担任过东哥特官职的人俱不能免。经历战乱的意大利本来已是残破不堪,亚历山大却大力推行以苛重著称的东罗马税制,激起各方不满,一时大失人心。

东哥特新国王托提拉利用东罗马大失人心的机会,率军南下,获得节节胜利,于公元543年收复那不勒斯,于公元545年底重新包围罗马城。东罗马在意大利的统治处在危机之中。

托提拉在诸蛮族国王中是一个杰出人物。他不仅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企图征服意大利的东罗马军,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同查士丁尼一世复辟计划针锋相对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措施。他的政治纲领就是驱逐东罗马侵略者,恢复东哥特对意大利的统治。他清醒地看到,意大利的罗马人与东罗马有很深的矛盾,查士丁尼一世恢复旧罗马帝国的本质是把他的专制统治强加给意大利人。东哥特人是可以同意大利的罗马人联合的。为争取罗马人的同情和支持,托提拉严肃军纪,禁止士兵抢劫财物、伤人妻女。

此外,托提拉正确地认识到建立和维护同意大利的罗马人的友好关系,对于抗击东罗马军入侵具有重大意义。托提拉宣布,免除隶农对主人、自由农民对东罗马的义务,隶农的地租和自由农民的税收转交东哥特。这样一来,既取得了东哥特所需的给养,又承认了意大利下层群众趁战乱夺取地主土地的事实,从而赢得很多意大利人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