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四(第8/14页)

四关之职主皆各在策命中,故此立言司命、中城二将军。

“王级曰:绕霤之固,南当荆楚。”

绕霤,疑亦地名也。四将军之所守,皆在关中,如曰绕霤,曰羊头,曰肴渑,曰汧陇,皆去长安甚近。其所当者则甚远,如曰荆楚,曰燕赵,曰郑卫,日戎狄,皆使之扼险以御外。

“刘氏当复趣空宫。”

“趣空宫”云者,令王莽急走出,空其所居之宫,已得人居也。

“汉氏高皇帝比著戒云:罢吏卒为宾食。诚欲承天心全子孙也。其宗庙不当在常安城中。及诸刘为诸侯者,当与汉俱废。”

比,近也。著戒者,王莽以汉高之事著于戒令也。“罢吏卒为宾食”六字,即戒令之辞。“诚欲”二句,建推阐戒令意。“其宗庙”三句,又建以己意奏请者也。师古以为高祖频戒,失之。

“成帝,异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复入其庙。”

成帝,莽姑元后之子,故曰异姓兄弟。

“正有他心,宜令州群且尉安之。”

正,犹云正令,字亦作政。

“今猥被以大罪。”

猥,犹云乃也。师古训多,未是。

“诛貉之部先纵焉。”

诛貉之部,犹云诛貉之师。纵,谓纵师也。

“太官赍糒干肉,内者行张坐卧。”

内者,官名也。如宦者谒者之属,与太官为对文。

“莽即真,尤备大臣。”

备大臣,谓设禁防而备之。

“敕曰:“非但保国将闺门,当保亲属在西州者。诸公皆轻贱,而章尤甚。”

“非但保”二句,莽之敕词。“诸公皆轻贱”句,班史之词,言莽屈抑大臣,轻贱诸公,而哀章尤其所贱也。

“即有灾害,以什率多少而损膳焉。”

宋祁曰:“什下当有计字。”国藩按:率者,计数之名。《赵充国传》有中率字,今算学家亦以定数为率,以十计数,十害一则减膳一分,十害二则减膳二分,率上不必增“计”字也。

“大司马保纳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队、右队、中部左洎前七部。”

刘奉世曰:“七部当为七郡。”王念孙曰:“当为十郡。”国藩按:当云中部、左部、洎前十郡。

“以太官膳羞备损而为节。”

谓太官膳备,则官吏之禄亦备。膳损,则官吏之禄亦损也。

“士吏四十五万人,士千三百五十万人。”

国藩按:师占“或五或十”之下,当云“或三或两或三十。”

“仓无见谷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于民。”

刘攽曰:“‘以给’当属上句。”国藩按:此疑有错简。当云“仓无见谷以给传,取办于民,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

“见王路堂者,张于西厢及后阁更衣中。又以皇后被疾,临且去本就舍,妃妾在东永巷。”

临或见莽于王路堂,则设帷帐于西厢及更衣室。临或来侍皇后之疾,则舍于西厢及更衣室。临之妃妾则在东永巷。

“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刘攽曰:“建章与宫名同,疑当是字误。”国藩按;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五宫名也。平乐、当路、阳禄,三馆名也。

“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诘对。”

对,犹对簿对状之对。诘对,犹诘责也。上官归咎于郡县而诘责之,郡县竭力以事上官,思所以应答而塞责也。

“凡三十万众,迫措青徐盗贼。”

迫,急也。措,谓料理收拾之也。

《叙传》:“班彪《幽通赋》云:恐罔蜽之责景兮,庆未得其云已。”师古训引《庄子》云:“景曰:吾有待而然,吾所待又有待而然。”

按:“吾有待而然”者,景为形所使也。“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形为气所使也。皆有所因,赋引此言人之祸福,皆有所由来也。

“嬴取威于百仪兮。”

王念孙曰:“威,德也。言伯益有仪百物之德,而嬴氏以兴。”国藩按:王说非也。取威定伯出《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言秦所以伯,由于益有仪百物之功。

“既仁得其信然兮,卬天路而同轨。”

求仁得仁,既可以人力信其不差矣。而天道亦巧与相助,若合符节,故曰同轨。

“妫巢姜于孺筮兮。”

《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言姜有国而为妫所夺,故曰巢。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盈然不忒。”

之咎虽移于盈,然报应之理究不忒也。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德而无累。”

孔约,谓孔氏之诫约也。上文“有欲不居有恶不避”,即孔门之训。师古训孔为甚,失之。

“侯草木之区别兮,至李虎发而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