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八(第8/12页)

——洋提督何伯与阁下会叙,略节阅悉,均尚妥叶。其必欲阁下派兵会剿浦东者,意在觇楚师之强弱,察阁下之胆智耳。吾惟守“忠信笃敬”四字,不激其怒,其或会或不会,仍由阁下作主。鄙意欲私打一二处,察其可用而后与之会剿,否则不可献丑于洋人之前。尊意如何?

致晏彤甫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一日

再,去岁曾接奉手示。其时弟正在祁门围困之际,幕友俱已散去,各处知交惠书多未酬答,至今渐悚,伏希鉴宥。冬间由厉伯符处抄寄尊函一条,言女真事,谨已聆悉。弟自前岁夏间承乏两江,直至去岁七月艰危万状,不料复有出险之一日。自八月至今,军事幸托顺利,惟饷项窘绌异常。若不另开生面,决裂即在意中。粤东抽厘,实属万不得已之举,明知为邻封所憎嫌,而舍此别无一筹可借。幸阁下公廉素著,又能持事理之平,或可无所钮镭。耆中丞奏请抽韶关、省城之厘,为由闽援浙之饷,寄谕饬阁下与弟暨劳公、耆公会商。弟意此举以浙饷为尤急,凡粤东所得之厘,似应以五成济浙,三成济皖,二成济苏。韶关,省城两处济浙之五成,似应以二成半交左,二成半交耆。此外各卡则济浙之五成,全交左处除省、韶外,各卡以四成济浙,六成济皖、苏更妙。济皖、苏之五成,全交弟处。是否允当,敬求阁下与劳,耆核定,主稿会奏。再请彤甫仁兄年大人台安。

致鲍春霆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一日

顷奉谕旨,知青阳之捷,阁下又蒙天恩赏赐御用各物,慰贺慰贺!阁下当威望极隆之际,沐朝廷稠叠之恩,务当小心谨慎,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前此曾以“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相劝,务望牢记勿忘。

至麾下营头太多,营官、哨官多系镇将大员,管辖实属不易。一人之精神照管不到,莫如择一二人分统之而分管之。如宋国永、娄云庆二员,其资格、才识皆可胜统领之任。霆字十五营中,尽可分五营与宋国永统带,分五营与娄云庆统带,阁下仅亲统五营。此外如仁字、礼字、峰字、春字及马队各营,或全归阁下亲统,或酌交宋、娄分统,亦须早早派定。譬如大树高干,无枝则无叶无荫,必有大枝长条,乃有密叶浓荫,此一定之理也。李希庵部下现分成大吉为一枝,萧庆衍为一枝,金逸亭为一枝,梁作楫、蒋凝学、毛有铭、欧阳崇如各为一枝。多礼堂部下现分雷正绾为一枝,石清吉为一枝,杨朝林为一枝。阁下亦宜赶紧分枝,庶几担子渐轻,照料易周。即手下之有才者,亦宜使之独当一面,俾得各显手段,各建功业,庶无久居人下之怨。如近日陈由立、余大胜舍此而逃往别处,亦因久居人下,思另寻出头之日也。又如近日梅仁富、张遇春之在泾县同伴开仗,亦因该处并无统领,照管不到也。阁下若再不派分统之人,则将来之逃往别处者,恐不止于陈、余;同伴开仗者,恐不止于梅、张。可虑之至!望吾弟早计之。

复黄南坡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十九日接初十日惠书,敬悉一切。民运米谷,胜于鄂省陈谷远甚。委员及商人在此,曾饬局善待之,以后或不致裹足。商贩自行办米来售,价存皖台而咨回东局作抵解款,尤为两便,望即广为招徕。如法行之,惠利无穷。

此间军事尚属顺手。霆、凯暨舍弟各营连克十城五隘,多帅于十四日克复庐州,皖北已算一律肃清。惟四眼狗尚挟万人北窜,恐为河南之患。饷项积欠日多,实难支持。前函托寄翁中丞与阁下诸君定湖南使粤办厘之员,至今未蒙单示,难再久候,日内拟即出奏。绅士中本请玉班、鹤汀两君一行,因少荃急盼鹤汀兄赴沪,只得专派玉兄入粤。官场中亦思派一道员而不知何人相宜。江西拟派李筱泉、蔡少彭两观察,广东拟派蒋璞山观察。以此四人为主。此外小委员中,湖南如颜及庭,江西如丁雨生日昌,潮州人。广东如吴赞诚敝门生,与筱泉相好。翁少昆均属相宜。劳帅与敝处不甚水乳,若得湘绅贤者一人前往联络,尤为妥叶。昨有寄晏彤甫星使一缄,抄送台览。

借运粤盐一节,本属有益于湘,无损于粤,然改多年经制盐法,易于驳诘。且适值敝处奏夺粤中通省厘金,而湘省又奏夺其盐利,二者恐有难以并举之势。筠、意两兄与阁下料之,以为如何?复请台安。

致多将军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正封缄间,接到来信,雪琴与舍沅弟两军二十一日酉刻克复芜湖县东梁山。南岸业经得手,专待雄师进攻九洑洲,克复后即可会剿金陵。贵军所需银米,弟已催鄂中赶解矣。即问台安。

致袁午桥星使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