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七(第7/14页)
第三条:里河水师分立营数。
江苏里河向有提标右营,太湖水师左营、右营。兹仍其旧。而另添淞北营,淞南营,共为五营。淞北营巡缉吴淞江以北之支河湖荡,如尚湖、昆城湖、阳城湖、金鸡湖之类。并查刘河北、茆七了、福山、江阴等出江之口,淞南营巡缉吴淞江以南之支河湖荡,如淀山湖、澄湖、庞山湖、莺脰湖暨叶舍荡、王江泾等处。与浙江接界,枪船出没之所,汛地至三泖为止。太湖左营巡缉东路苏州所属湖面,右营巡缉西路常州所属湖面,兼查运河东氿、西氿,长荡湖、滆湖等处,提标右营巡缉自三泖起至吴淞口止,专防黄浦江驶入腹地之门户。凡里河五营,不复分隶各镇,专归提督统辖,仍听督抚节制。惟从前旧制,内河各营虽名水师,实则并管陆路,各有汛地。此次五营所分地段太宽,支流太多,凡近水面有事,皆系水师之责,近水口岸亦可兼顾。若离岸稍远,水师不能兼顾。
第四条:狼山镇新设之通州、海门二营,仍须酌改规制。
长江章程第二十六条内载,狼山江宽百余里,洪涛浩荡,海风不测。长龙、舢板船身太小,有风即不能出港,拟每营造大舢板二十号,并造红单拖罟等大船数号等语。兹查长江之舢板,桨枝多而船身低,于该处甚不相宜。而红单等船又嫌其太大,惟现造之八团舢板尚属合用。但专靠风力,不用人力,无风无潮则不能行驶,且修造之价颇贵,为数不宜太多。今酌船只之大小,以定营制之多寡,应改为通州营八团舢板二十号,海门营八团舢板十二号,较原议共减去二十三号。至臣国藩于同治二年腊月议长江章程一案营制折内,通州、海门两营皆系舢板二十号。事宜折内,副将营应派舢板四十三号。本年三月议补缺案内,将海门舢板补四十三缺,但顾副将营四十三号之通例。遂忘海门营二十四号之专条,系属错误,应请旨将臣国藩交部议处。此外如续有查出错误之处,容随时奏请更正。至江苏内洋、外海水师,既已另立规制,则通州、海门二营仍应归江南提督专管,长江提督兼辖。
第五条:各营船制数目。
江南水师船数、兵数,兵燹以后,无案可稽。仅由苏松镇衙门抄得原任督臣璧昌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奏案一件,据称旧例江南营船二百七十五只,业已破废不堪。璧昌等乃议减数另造,计外海大艄船十二号,内洋大舢板船八十五号,小舢板船三十八号。当时船式,今不可考。臣于本年钉造广艇,仿广东红单拖罟之式,仅成一号,钉造八团舢板已成十余号尚属合用。将来经久章成拟造广艇十二号,外海六营每营各拨二号,每号配兵约四十名。拟造八团舢板六十四号,内洋五营每营各拨十二号,每号配兵约二十名。拟拨长江之式舳板七十六号,淞北、淞南营各十五号,太湖两营各十三号,兼用八团舢板各二号,提标右营二十号,每号配兵十四名。拟造火轮兵船四号,每号配兵约五十名至八十名不等。共计战船一百五十六号,较之璧昌奏案多出二十一号,较之旧制尚少一百十九号。盖弁兵之薪粮宜增,而司库之经费有限,不宜多设额缺耳。
第六条:添用火轮协巡。
八团舢板及广艇皆须乘风乘潮,一遇风逆潮阻,均难行驶。惟轮船则风水两无所碍,拟以现在海生小轮船一号交福山镇管辖,飞龙小轮船一号交狼山镇管辖,专巡内洋以捕盗局。天平轮船一号交提督管辖,铁皮轮船一号交苏松镇管辖,专巡外海。上海铁厂今年造成者,尚非兵船,此后即续造火轮兵船。拟造四号,分拨提督及苏松,狼山,福山三镇,为专巡外海、内洋之用。
第七条:设厂修造战船。
上年因船只太少,海面屡有抢劫之案。本年雇广艇八号、民船二十余号巡缉,尚称得力。又在广东借艇船二号,在扬州买艇船一号,其在吴城船厂新造者,广艇甫成一号,八团舢板已成十余号,尚欠四十余号,明年春夏乃可办毕。现定于金陵之燕子矶设立船厂,若办艇船十二号,则须吴城、燕子矶两厂并造,又须至广东购造以辅之。计三处经营二年,乃可办毕。每成一号,即将现雇商人之艇船退去一号。
至上海铁厂修造轮船,本年造成者尚非兵船。此后乃续造兵船。如造四号,亦须二年乃可办毕。其里河五营,所用之舢板,即用李朝斌所部太湖水勇之船,目前暂可无须另造。然其中多有咸丰八、九年以后所修造者,渐已朽坏,势亦不能久待,即当陆续抽换。将来三年一小修,十二年一更换,均照长江之例,排定子、丑、寅、卯年分。舢板在金陵船厂轮流兴工,轮船则在上海铁厂兴工,广艇一项则或在金陵船厂修造,或借上海船坞整理,或赴广东购造,随时斟酌妥办。船厂所以设于金陵者,以木卑不宜人镇江以内之里河,不宜出江阴以下之内洋也。故在上游较为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