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七(第8/14页)

第八条:新营与旧制酌量更改。

向来水师之制,新章有必须更改者。旧时虽有水师之名,并无船炮之实,将弁皆常住衙署,新章则宜常住船上。旧制水师亦有战兵、马兵、守兵之名,新章则不分马、步,但有柁工、水手之名。旧制江南战船经费司库所拨甚少,悉令道府州县摊捐,新章则以船厂为最要之务,经费宜筹巨款。旧制水兵月支一两至二两不等,口粮太轻,谁肯效命于大海风涛之中?新章拟增加口粮。

欲加口粮,不得不裁减昔年之兵额。查《中枢政考》内载,江南内河水师兵丁八千零二十一名,外海水师兵丁六千七百七十六名,内河副、参、游、都、守共二十一员,千把外委一百零四员,外海参、游、都、守共十七员,千、把外委九十九员。臣今拟定新章,水师专以管船为主,每船各设一官,船大者酌设两官。其无船之官,无船之兵,皆须裁撤。约计应裁去兵一万一千余人,应裁去官六十余员,乃与船数相符。兹将各营酌改旧制及拟裁官兵另开清单,恭呈御览。

第九条:弁兵薪粮。

长江章程兵丁中,柁工月支三两六钱,管舱、头工、炮手等月支三两,桨手月支二两七钱。兹定江苏三支水师,其里河五营,内洋五营,将弁、兵丁、书识等,悉照长江水师章程给发。至外海六营弁兵格外辛苦,均宜稍从丰厚。凡养廉、俸薪、蔬菜、烛炭、纸张等项,拟请副将月加银二十两,参将、游击月加十六两,都司加十二两,守备加十两,千、把、外委加八两,广艇柁工月给银九两,班手月给银六两,其余兵丁、书识月给银四两五钱,庶与内洋及里河水师显示区别。至火轮船之将弁、柁工、兵丁,俟兵船造成后,另行续议。其外海提、镇酌加廉银,亦俟奉到部复另行续议。

第十条:前议淮扬水师应行缓办。

长江章程第五条内载,安徽淮河自正阳关以下至洪泽湖止,并接连苏属之支河湖荡,应另设淮扬水师。镇江以东凡江南之支河湖荡,应另设太湖水师各等语。今此案太湖水师即包于里河五营之内,是江以南之湖河,业经粗定章程矣。至江以北,淮、扬、海三属旧制,本有东海盐城营,若与安徽之洪泽湖一带共立一支水师,系属正办。臣亦尝与安徽抚臣往返咨商,将淮扬水师章程议妥,将行具奏矣。近闻荥泽决口,黄河南趋,浑水已入洪泽湖内,若使大溜果注江南,则局势全变,泛滥无定,所有淮扬水师之说,自应缓办。东海,盐城两营只可姑仍其旧,置之不议。如明年荥泽合龙,黄流北趋,江淮晏安,则苏省之东海营水师、盐城营水师自可酌修炮船,整理旧制。而皖省之洪泽湖上下,亦可添立二三营为一支水军,以诘奸而御侮。惟经费有常,必须量人为出。现议江苏水师极力撙节,断不使新章之费游于旧制之外,将来议淮扬水师亦须加意撙节,或裁陆营之兵,增水营之饷,不使新章之费游于旧制之外,乃为可久之道。此外,如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支河湖汊,原议亦有另行设防之说。今军政大定,长江之炮船足敷各省之调遣,该三省如须另立水师,似亦宜裁减陆兵,添济水饷,不使新章之银浮于旧制之外,庶臻妥惬。臣因淮扬而兼及安徽,因安徽而兼及两湖、江西,盖缘数省水军设防之议发自微臣,恐糜费过巨,不得不虑及久远也。

第十一条:缓撤太湖水勇。

江苏之太湖水师系同治二年所立,归李朝斌统带。当时军务吃紧,处处皆须炮船防剿,厥后苏境肃清,李朝斌补授江南提督,此项炮船即为调剿捻匪,捕拿水盗及保护厘卡之用。臣回任后,陆续裁撤四营,现在尚存七营。今里河既立五营,自应将水勇七营之船改为经制五营之船,但移换之际,最难妥协,若将七营之哨勇遽行裁撤,改用旧官、旧兵,则陆居已久,操舟不惯,势难用短而舍长。若全留水勇分隶各营,概以旧官管带,则兵将不习,必至不相融洽。若以水勇改为水兵,即以现在之营哨官充补旧缺,则旧官又无从位置。再四思维,惟有将七营水勇尽明年内缓缓裁撤,每撤一营,腾出船炮,即交旧官旧兵使用。旧兵不足者,募水勇以充补。此一年数月之中,遇有里河五营缺出,即将应撤之营哨官酌补,使勇营之官与旧营之官狎处相习,庶兵丁可渐惯舟居矣。

第十二条:裁出之缺分标另补。

此次裁缺人员,江苏之内河、外海水师共裁千把外委六十五人,系《中枢政考》旧定之缺。长江之通州、海门两营,共裁守备、千、把、外委二十三人,系本年奏定新设之缺。该弁等本有实缺人员,势不能不还以一缺调补他处。今拟通州,海门两营裁去之员,俟有长江水师缺出,即归于长江提督黄翼升会商总督先行叙补,必须此项有缺人员补完之后,始能另补他项人员。外海、内河各营裁去之员,俟有江苏水师缺出即归于江南提督李朝斌会商先行叙补,必须此项有缺人员补完之后,姑能另补他项人员。此两项旧官,其于未经补缺之先,仍准酌给薪俸,以资赡养。至江苏所裁之缺,因迁就姑存旧官,是以全裁外委,未裁千、把,将来千、把出缺,应以一半酌改为外委之缺,以期与营制相合。其究应裁千、把若干,外委若干,俟初次部复到日再行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