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泛滥与恐慌(第16/17页)
现在,有了军事人员,军事技术和美国情报部门所有搜集信息的设备,这场禁毒之战开始看起来像是场真正的战争了。南佛罗里达开始出现可能会派上用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海军的E2C侦察机,陆军的武装直升飞机,还有一系列与地面相连的航空气球,这些气球漂浮在3,000米的高空,可以监视加勒比海一带的空中走廊的空中活动情况。负责这一切的,至少名义上负责的,是副总统乔治.布什。
没过多久,所有这些新的人力和技术都开始有了结果。行动进行的头八个月就查获了超过680,400公斤的大麻和3,000公斤的可卡因,采取了八百多次逮捕行动,没收了价值一千三百万美元的资产。1982年三月九日,当迈阿密国际机场的一位海关人员把一把螺丝刀扎进一个来自麦德林的装牛仔裤的纸箱子时,海关可真的是中了头彩。螺丝刀拔出来的时候,开始有大量的白色粉末往外冒。等到所有的白色粉末都拿出来后,美国海关部门发现自己骄傲地拥有了大约1,800公斤的纯可卡因。这比以前所有查获的可卡因数量最多那一次还高四倍。
里根和布什非常高兴。两个人都坐着喷气式飞机来到佛罗里达,坐在大包大包没收来的毒品上面摆好姿势让媒体拍照。1982年十一月,里根宣布说:
毫无疑问,南佛罗里达的特种部队取得了毫不含糊的绝对胜利。自行动开始以来,特种部队覆盖地区的有关毒品的逮捕行动上升了27%。查获的毒品上升了50%。没收的大麻的数量提高了35%,没收的可卡因的数量提高了56%。
引自《毒品》,布莱恩.弗瑞曼特,1989
白宫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警察局仓库里的毒品越多,就意味着大街上的毒品越少。同理,监狱理的毒贩子越多,就意味着大街上的毒贩子就越少。不幸的是,这个论点并不正确:其实可卡因交易加速的速度非常快,结果大宗的没收行动对他们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同样,毒贩子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利用,警察逮捕几个人——即便逮捕上几千个人——也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尽管这些部门联合起来漂亮地干了所有这些工作(他们的活毫无疑问干得不错),查获越来越多的可卡因几乎没有对美国渐渐成型的可卡因供应网络造成什么损伤。
1983年查获了6吨的可卡因。1985年查获了25吨。到了1986年,这个数字高达30吨。然而整个这一时期,在美国大街小巷上永远都能买到可卡因。更糟糕的是,它的价格持续下滑。尽管里根和布什认为他们就要打赢这场禁毒之战,他们实际上是钻进了自己挖的洞里。
与此同时,经验丰富的禁毒官员清楚地感觉到南佛罗里达特种部队讲起豪言壮语来很有一套,但可信度却非常低,他们真正的目的不是来执行法律,而是对付新闻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佛罗里达一开始接收了大量额外的人力,但是由于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源,它总是在花其他州的钱。许多评论家都指出,南佛罗里达特种部队不可能解决可卡因问题,因为把别的地方的禁毒人员调到迈阿密来只意味着减少了这些地方的禁毒人员。毒贩子更有可能干脆把可卡因走私活动搬到其他州去——搬到被抓住的机会更小的地方去。
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在“美国骑兵”(一家报纸这么称呼特种部队)来到佛罗里达还不到一年,可卡因走私活动就开始在其他地方出现。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贩毒活动。到了1983年,迈阿密联邦银行的现金盈余开始下降,但是加利福尼亚联邦银行则有三十亿的盈余记录在册——这表明可卡因开始通过另一个途径——墨西哥——进入美国。开始有报道说其他州出现了可卡因价格下降的情况。1982年十月,里根驳回了其他十二个州威胁要创建联邦特种部队的提议。第二年,他建立的“国家边界禁飞制度”,旨在把佛罗里达的行动拓展到面临危险的其他州。联邦禁毒预算开始呈螺旋式上升。
还有其他问题。这么多的大部门都被委以指挥可卡因之战的重任,结果现在谁也不十分清楚究竟是谁在负责。所有部门可以作为一个团队一起工作的想法是不错,但实际并非如此。事实上,每一个部门都在竭力保护在自己的成员,联系人和情报。哪一个部门应该对哪一起毒品搜查行动负责,都一直有争议。人们最终发现,那些关于南佛罗里达州没收的可卡因的美妙的统计数字原来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查获的总量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各个不同的执法机构常常把同一起搜查行动列到自己名下。正如埃利安.沙农在他的《亡命之徒》一书中指出的那样,1984年乔治.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礁岛钓鱼度假,返回途中他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到几大包没收来的大麻面前摆好了姿势,然后告诉新闻界说,他的特种部队对这次多达五百万磅(2,268,000公斤)大麻和28,000磅(12,700)可卡因的搜查行动负责。禁药取缔机构表示恕难认同:他们说,他说的数字大约有三倍的误差。实际没收的是两百万磅(907,000公斤)的大麻和8,000磅(3,630公斤)的可卡因。